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

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日)扶桑版《新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日本军突然地攻击中国军。这样,所谓“七七事变”——日本对中国的不宣而战的战争——就开始了。

——(日)井上清《日本的历史》


(1)比较指出以上两段材料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不同的原因。

材料三



(2)请为上图撰写题目和说明(包括时间、背景、寓意等)。
2021-01-2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诗词是诗人心情以及客观现实的反映,阅读下列毛泽东在不同革命时期创作的诗词作品,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材料二: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五律·挽戴安澜将军(1943年3月)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黑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竞殒命,壮志也无违。

材料四: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井冈山的斗争岁月。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本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红军进行这次“远征”的原因是什么?与长征初期郁闷压抑的心情相比,毛泽东此时的心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历史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外侮”指什么?毛泽东为什么会为一个国民党将军写挽诗?

(4)材料四中“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什么?

2018-01-0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份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山东近代民谣题材丰富多彩,见证了山东人民的英勇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咸丰年,大歉年,涡河两边草吃完,地丁银粮逼着要,等死不如来起反……条条旗上写大字,“反清”两字写中间。杀绝贪官和老财,再把咸丰老儿斩。

——捻军民谣

四月里石榴火样红,南徐州发来了那长毛兵。长毛兵是天兵,哎咳呦,杀富济贫救百姓。

——鲁西南民谣《四月榴花火样红》(又名《致天王洪秀全》)

材料二   七镇八远一大康,超勇扬威捎操江。不怕西洋东洋鬼,敢来侵犯我海疆。——19世纪末威海民谣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

——19世纪末鲁西南民谣

材料三   日头出,落西方,抗日队伍打东洋啊。蒸的馍馍烧的汤,一呀么一口馍呀,一呀么一口汤,抗日队伍吃得香。大家都帮忙啊,为的是打胜仗。

——文登民谣《蒸馍馍》

(八路军)独立营,真勇猛,皋山一战建奇功。撂倒鬼子一大片,收拾机枪几十挺。吓得汉奸趴了窝,气得鬼子害头疼。

——宁阳民谣


(1)分析材料一中民谣传播的历史背景。
(2)说明材料二民谣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3)对材料三民谣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解读。
2020-12-0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威海文登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上海的炮声应该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2019-01-30更新 | 50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梁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历史背景是
A.日军策划攻击重庆
B.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
C.正面战场策划战略反攻
D.全民族抗战已经开始
6 . 南京国际航空烈士纪念馆宁波籍抗日英烈简表(部分)
姓名生卒家庭背景事迹
方长裕1909-1937家庭富裕,曾捐建当地学校美国二战纪念书籍载:淞沪抗战时,驾意大利进口飞机一次炸毁日机10多架,中弹坠毁。
翁心瀚1917-1944父亲翁文灏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战争爆发时,赴印度接受飞行培训,在云南打击日军时油尽坠毁。
周启多1914-1940大户人家,父辈在天津做生意作为学员,在昆明主动请缨驾机迎敌,不幸中弹坠毁。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能够佐证
①社会上层青年为国家民族贡献抗日力量
②美国支持和援助中国抗日
③国民革命军将士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日
④国民政府作了抗日国防准备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8年4月,国民党将领下达训令:“因为日军在山东省南部中部及江南地区再三惨败,…军不顾将来的利害,企图急速整理补充河北、山丙、山东、江南战线疲惫兵力,并尽力谋求挽回山东省南部的预势。因此我国忠勇战士,应深深认识敌军目前正在困境中全军须协力一致完成其任务,以求最大的战果,为民族独立及抗战大使命尽全力”该训令的背景是
A.军在华北战场陷入进退两难境地
B.敌后抗根据地严重威胁日军
C.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D.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以下报道:“口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口不明口。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注口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背景是
A.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
B.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
C.内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频繁
D.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放
9 . 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两次合作都是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的
B.两次合作都是中途破裂,合作的目标都没实现
C.两党性质不同,只能通过武力对抗解决矛盾
D.合则两利、分则不利
10 . 图1、图2分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时期革命活动区域示意图。阅读地图信息,回答问题。

图1

图2

(1)比较图1和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和抗击对象发生的显著变化并分析引起其变化的原因。
(2)在图2的根据地中实行什么样的土地政策?分析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成功的经验。
2020-08-05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