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为不同时期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分布情况。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反映出
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B.中共革命策略随形势变化而调整
C.中国共产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民主革命的发展扩大了党的影响
2020-07-03更新 | 1311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0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卢沟桥事变”不久,蒋介石即在庐山发表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和《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正在庐山同蒋介石谈判的周恩来、博古、林伯渠在7月中旬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面交蒋介石,但蒋介石态度十分冷淡,不愿发表。而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这个《宣言》。促成蒋介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民众要求联合抗战的舆论压力
B.蒋介石履行西安事变时联共抗日承诺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D.日本对蒋介石政权的威胁和压力增大
2019-12-10更新 | 602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等八校2019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战时土地政策大纲》,其中关于农民土地问题规定:“奖励人民以土地呈献政府,并应没收汉奸土地,征收利用不良土地,依法分配于伤兵难民。”这主要说明
A.社会矛盾变化促使国民党调整土地政策
B.为解决伤兵难民土地问题政府调整政策
C.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党±地政策的调整
D.国民政府致力于实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2019-01-30更新 | 2688次组卷 | 50卷引用:西藏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6年,在陕西“剿共”前线的东北军与西北军首先与工农红军达成抗日停战协定,同年秋,在山西阎锡山也与工农红军建立了特殊关系。这反映了
A.政府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团结抗战局面形成
C.抗日力量逐渐得到发展
D.国共开始局部合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坚实的基础”是指:
①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
②国民政府的性质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③人民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⑤国共两党在建国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