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广大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当时
A.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的抗战方针B.国民党号召民众持久抗战
C.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国民党注重发动人民群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美国《时代》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其中粉碎了日本侵华时间表的是
A.卢沟桥抗战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
2019-08-15更新 | 1616次组卷 | 147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朱自清在《这一天》中说:“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抗战胜利指日可待。”“抗战胜利指日可待”的根本原因是
A.中华民族实现了全民族团结抗战
B.有国际力量的支持
C.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D.日本是小国,资源匮乏
2019-08-13更新 | 486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2019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1942—1944年对北岳、太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据此可知,根据地“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农村各阶层户数及其所占土地的比例(单位:%)
阶层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其他
户数抗战前367.228.454.05.01.8
减租后2.46.738.002.53.4
土地抗战前29.521.029.519.00.80.2
减租后13.517.5522.50.63.4

A.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B.削弱了封建土地剥削
C.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D.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2019-03-23更新 | 1132次组卷 | 22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汕尾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国共的两次合作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次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第二次是反击日本侵略
B.两次中共始终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C.第一次消灭了两支军阀,收了一些帝国主义的特权;第二次赢得彻底胜利
D.第一次采取党内合作,第二次采取党外合作
2019-01-30更新 | 3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1年底,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中国长沙守军顽强坚守,不断挫败日军进攻。在多处给予来犯日军重大打击,最终来犯之敌狼狈逃窜,日寇重新退过新墙河,恢复战前态势……此次会战为长沙数次会战以来首次全面胜利。中国军队的此次作战
A.全面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守态势B.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C.提升了国人和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信心D.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7 . 1939年,国民政府一方面把西南地区原有的采矿场收归国营,另一方面将华北、华中等地一些矿场内迁的机械充实西南各矿场,扩大采掘能力。这些措施
A.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
B.是基于长期抗战的战略调整
C.调整经济体制促进经济运行
D.是消极避战保存实力的反映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出:在中小学教材中,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这一举措凸显出
A.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
B.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D.中国长期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该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