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的重大史实。这一过程
时间1931年11月1934年10月1935年10月1937年9月
主要史实成立于江西瑞金撤离江西苏区转移至陕甘苏区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A.伴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演变而发展
B.见证了国共从合作到对峙到再合作的历程
C.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发展的历程
D.反映了工农红军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与壮大
2022-01-15更新 | 139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C.英、美支持国民政府对日本进行抵抗
D.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太行区的材料显示,1938—1939年抗日根据地群众要求的干部条件顺序是:“1.有知识,能斗老财。2.有办法,吃不了外村的亏。3.家里富,贪污了能包出来。4.会说话,能买好上级。”到了1940—1942年,排列顺序则为:“1.向穷人。2.敢和老财讲理。3.误(得)起工。”这一变化反映了
A.贫苦民众自主意识日益增长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渐扩大
C.抗日斗争形势已经逐渐好转D.边区政府注重农村干部选拔
4 . 1937年淞沪会战中,蒋介石亲任第三战区军事指挥官,以极大的决心和力量组织、指挥这场大规模战役,“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之目的,实行攻势作战,保护经济命脉,巩固首都,同时激励国人斗志,以新国际观感”。据此可知,淞沪会战
A.标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迫使日本改变侵略中国策略
C.蕴含了中国抗战的多重战略意图D.体现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配合作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三三制”在抗日根据地的全面推行
A.有利于巩固抗日民主政权B.突出了中共的核心领导地位
C.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支持D.推动了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由此可见
A.国民党开始以游击战作为对日作战的主要方式
B.在抗战战略防御阶段,游击战引起了国民党的重视
C.游击战适应了当时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
D.国共两党已经对如何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策略达成了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     )。
A.日军被迫三易主帅B.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D.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2020-07-11更新 | 4332次组卷 | 56卷引用:浙江省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全面抗战初期,以亲日派汪精卫为代表的部分人提出“亡国论”,亲英美派蒋介石集团散布“中国速胜论”,中国共产党则提出持久抗战的理论。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形成B.中国抗战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C.国民党抗战的态度摇摆不定D.共产党指明了抗战胜利的道路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请回答:
(1)分别写出国共两党两次实现合作的时间和统一战线的名称。
(2)1945年,在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共同抗击下,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请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020-06-2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