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先后在武汉、重庆同国民党和社会各界、各党派人士广泛接触,获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论持久战》的出版回答了人们最关心但却看不清楚的问题,使很多人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主张。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建立了爱国的统一战线B.获得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C.坚持全民族抗战的主张D.政治影响力不断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38年7月18日,蒋介石日记云:“鄱阳湖与庐山自宋明以来皆为我民族复兴最后胜利之地。……今次与日寇在鄱阳湖决战,若果得胜利,则为基督在冥冥之中保佑中华复兴之效也。”对于材料信息,解读有误的是
①陆九渊、王守仁都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
②这篇日记写于广州、武汉失守之后
③此决战是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④此决战是枣宜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1-05-12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历史】【SX00110】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新编第38师会同美军突击部队向驻缅北日军发起攻击。1944年1月,中国远征军主力在缅北发起全面反攻,4月初,中国驻印军组织突击队,在美军的配合下奇袭日军盘踞的密支那机场,并于5月17日攻占密支那机场,掩护空运部队着陆。这表明
A.国共合作开启了缅甸战场反攻B.中国践行了《联合国家宣言》
C.盟军的既定战略目标完全实现D.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2021-04-19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Ⅰ卷)
4 . 1935年底,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共产党不但是工人阶级的利益的代表者,而且也是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的代表者,是全民族的代表者。”、“苏维埃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宣告:把自己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这一报告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适应了向民族战争转型的需要
C.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D.即将成为执政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1940年拍摄的一幅《妇女也要参政》的照片。该作品
A.代表了抗战时期的艺术潮流B.描绘了人民反蒋的热情
C.体现了民主自由的创作风格D.反映了社会风貌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卢沟桥事变后的8个月内,日军四次追加临时军费共74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参加"一战"和侵占中国东北四次战费总和的1.6倍。1938年直接军费为59.6亿日元,占国家总支出的76.8%。据此,可从一个侧面推知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已蓄谋已久B.侵华战争促使日本国民经济畸形发展
C.甲午战争后日本是侵华的主要敌人D.日本全面侵华遭到中国人民顽强抵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38年10月底,蒋介石发表《为国军退出武汉告全国国民书》,指出:“盖抗战胜负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量,号召全国同胞继续贯彻持久抗战、全面战争、争取主动之一贯方针,造成最后之胜利。可见,武汉会战
A.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B.推动了全面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C.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我中华”的计划D.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首次大捷
2020-11-19更新 | 292次组卷 | 18卷引用:百校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课标全国卷)
8 . 1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明确规定了“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投票选举制及选举方法。条例规定:“各抗日政党及各职业团体,可提出候选名单,进行竞选活动,在不妨害选举秩序下,选举委员会不得加以干涉或阻止。”这些规定
A.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B.体现了民众积极参与民主政权
C.开创了根据地民主选举的先河D.利于调动各阶层的抗日积极性
2020-11-1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名校2019年高三1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历史
19-20高三·全国·阶段练习
9 . 军队名称反映了特定的时代特征。下列军队名称按出现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八路军②国民革命军③人民解放军④中国工农红军⑤中国人民志愿军
A.①②③⑤④B.④①③⑤②C.②④①③⑤D.①②④⑤③
2020-11-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10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山东抗日根据地对民兵的优待规定:对贡献突出者,给以40—200元不等奖励和名誉奖励;作战有成绩者颁发奖状表扬;负伤致残者每年发给抚恤金100—300元;作战牺牲者发给丧葬费200元,一次性善后抚恤金400元等。这些措施
A.提高了根据地军民生活水平B.有利于打破经济封锁
C.密切了根据地党和人民关系D.增强了抗战胜利信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