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滔天罪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38年,伪华北临时政府发行联银券,实行联银券与日元等价的政策。伪华北临时政府财政部总长汪时璟指出,联银券对“产业之开发与振兴,民生之安定与利便均有直接关系”。在发行后的短短两年内,联银券的发行量就达到5亿元。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民族工业发展困境B.加紧对敌后根据地的封锁
C.配合日本进行经济侵略D.确保沦陷地区的金融稳定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5109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名单,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榜上有名。19371112日,上海被日本占领后,日军趁势分三路急向南京进犯,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公里的首都南京的保卫战,由于下达撤退命令过于仓促,后方国防工事交接发生失误,使北路日军主力一路顺利到达南京。1213日展,日军攻入南京城,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南京大屠杀。中国提交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共分三部分,分别包括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期间大肆杀戮中国军民的档案;1945年至1947年,对日本战犯调查和审判的档案;1952年至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机构提供的文件。对此,日本外务省10日凌晨发表新闻官谈话,对“南京大屠杀”史料成功申遗表示“遗憾",并认为联合国相关机构缺乏公平性。

——摘编自朱晓颖杨颜慈《《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大屠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的意义。
3 . 近代企业家张怿伯(1884—1964)在家乡江苏镇江沦陷时,曾悲愤地记述道:“十余万人的镇江,全城家家户户,没有一家不被破坏,可谓无家不破,无室不空,其数目无从统计。”这一记述可以用于说明(  )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的罪行B.太平天国运动对社会经济的破坏
C.日本全面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D.解放战争期间国统区的经济危机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战争狂热是其政府长期进行“忠君”思想灌输、实行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日本各大报社成立时,曾经对国内外大事有过比较客观、真实的报道。但是,在九一八事变后,它们失去了最基本的是非判断与职业操守,站在了极端民族主义的立场上,成为侵略战争的助推者。20世纪30年代初期,日本国内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随着法西斯体制的建立,政府实行了严格的舆论控制。在极端民族主义、专制政治的压力下,新闻媒体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政府扩张政策的传声筒,难以做出具有独立判断的报道。日本新闻媒体由于背离了基本的职业操守,成为侵略战争的帮凶,这个教训值得吸取和牢记。

——摘编自史桂芳《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的新闻报道与战争狂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兴起战争狂热动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兴起战争狂热动员的危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8年12月6日,日军在《昭和十三年秋季以后对华处理办法》中指出:“以攻占汉口、广东作为行使武力的一个时期,目前最重要的是在其内部恢复治安。”并规定:“如无特别大的必要时,不准备扩大占领地区。配置兵力“要限制在必要的最少限度内,仅起到在政治上和战略上压制国民党军队的作用”。日军的意图在于
A.将治安作为首要任务
B.乱国民党军队的战略部署
C.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
D.把抗日根据地作为主要目标
6 . 《美国月刊》发表了记者西奥多·怀特从中国发回的采访稿,该采访稿称1937-1938年中国“从沦陷区逃出难民共2500万人”,之后该说法反复出现在关于中国抗战的权威报道里。20多年后,怀特在个人传记里纠正了这一说法,事实是全国赈济总署1937--1938年“共向难民营发放2500万顿饭”。从史学研究角度看,报刊的采访文稿
A.不具有史料研究价值
B.都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C.史料价值需鉴别考证
D.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7 . 顾頡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中说:“日本人在暹罗宣传桂、滇为掸族故居,而鼓动其收复失地。某国人又在缅甸拉拢国界内之土司,近更收纳华工,志不在小。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决不能滋用‘民族’二字以召分裂之祸。”这说明在抗战时期
A.中国存在严重的分裂主义B.激活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C.具有浓厚的民族消沉现象D.日本极力行颠覆破坏活动
2017-08-0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届高三4月月考(高考全国统一全真模拟二)文综-历史试题(重点班)

8 .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对那些为使几万在满同胞的生命财产免遭暴戾支那(注:对中国蔑称)之残害而持续战斗的帝国特派满洲军队以及长期遭受奉天(注:沈阳)政府侮辱和迫害的在留居民表示感谢和慰问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10月15日布告

材料二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在1931年,已经不单单是军部激进派的要求,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

——井上清、铃木正四著《日本近代史》

“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世界历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现在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都是有利于对日抗战的。国际舆论一致地责斥日本的强盗行径。国内自从西安事变后,与中华民国有着同样长久生命的内战终于在共产党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下被结束了,国内和平实现了,国共合作的谈判亦有了初步的成功,南京政府的政治路线亦开始了新的转向———这一切都是向着我们团结御侮对日抗战的总目标迈进,都是在抗日阵线中的初步成绩。只要这样地继续下去,勇敢地大踏步地继续下去,终会给与中华民族以新的激动力来实现他的民族解放的神圣任务的!

——朱德《实行对日抗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予以驳斥。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获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抗日战争对国人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