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滔天罪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1 . 日军侵华期间,践踏国际法,实施细菌战。下列反映侵华日军细菌战的证据中,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A.受害幸存者的口述材料B.日军细菌部队的遗址
C.亲历者记录的影像资料D.侵华日军老兵回忆录
2 . 据统计,1937年6月,南京市常住人口约为101.545万人;到1937年10月27日,日本驻沪总领事冈本季正给外相广田弘毅的密函中却言道:“南京市内公务员和军人眷属均已避难,人口剧减。据警察厅调查,现有人口53万余。”这主要体现了(        
A.日本在沦陷区实行殖民统治B.南京大屠杀的残忍残暴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破坏性大D.国民党正面战场连续溃败
3 . 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部在1942年9月编成的一份文件中称:“华北的棉花,由于从第三国输入棉花的途径已被完全断绝,它成了日本纺织业所必须的重要来源。”并将棉花与盐、铁、煤一起,列为华北四大“重点开发”资源之一。日军作出这一部署的根本原因是
A.把华北棉花纳入“军管理”范畴B.太平洋战争爆发阻断其海外棉花补给
C.“以战养战”满足国内经济需求D.华北地区已经处于日伪完全控制之下
4 . 如表是1938年华中地区盐税使用数据表,该表表明
盐税提取日军伪维新政府
金额(万元)56002900
比例(%)6832
A.日本完全取得中国关税的控制权
B.日本实行“以战养战”的政策
C.日本通过税收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绝境
2022-05-17更新 | 413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938年,伪华北临时政府发行联银券,实行联银券与日元等价的政策。伪华北临时政府财政部总长汪时璟指出,联银券对“产业之开发与振兴,民生之安定与利便均有直接关系”。在发行后的短短两年内,联银券的发行量就达到5亿元。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民族工业发展困境B.加紧对敌后根据地的封锁
C.配合日本进行经济侵略D.确保沦陷地区的金融稳定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0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了“新教科书编撰会”主编的歪曲历史的教科书。“编撰会”几乎网罗了所有的右翼学者,并且得到了三菱、东芝、马自达、富士通等百余家企业和财团的捐助。这本历史教科书中出现了以下表述:“满洲国以五族(指日、汉、满、蒙、朝)协和、建设王道乐土为口号,由于日本重工业的迁入,促进了经济发展……。”“东京审判认定日军在1937年占领南京时,杀害了许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关于该事件,资料上有许多疑点,见解也各种各样,目前有关的争论也还在进行。”“日本军队向南方的推进还成为加速亚洲各国独立的契机之一。”日本肆意篡改历史的反动逆流,有其深刻的国内、国际原因,最终必将被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人民所唾弃。

——摘编自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和有关报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事件,自拟论题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7 . 日军侵华的罪行,有制造大屠杀与惨案(如南京大屠杀),有放火与轰炸(如重庆大轰炸),有细菌毒气战(如“731部队”)等。现在我国各地建立有关日军暴行的纪念馆,就保存了大量真实的史料。这表明
A.局部侵华阶段日军罪孽深重B.日本政府承认在华所犯罪行
C.十四年抗战成为学术界共识D.日军侵华罪行累累不容忘记
2022-04-21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廊坊交通运输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2021年12月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下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铭文》节选:“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这段话反映了中国人的(________)诉求
A.反帝反封,彻底革命B.国共合作,消除宿怨
C.反对侵略,珍爱和平D.中日和解,面向未来
2022-04-02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面是一位诗人的描述。据此可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这天的狂雪
自金陵的天空,飘落
这飘雪的天空,怎么还
……
还下满城撕心裂肺的叫声
我们的人民啊
就这么被枪刺上挑着“东亚共荣”
太阳旗的鬼子兵们肆意蹂躏
肆意剥夺生命

A.旅顺大屠杀B.南京大屠杀
C.潘家峪惨案D.日军的细菌战
2022-02-2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昭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公祭日是对群众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对人类尊严的捍卫,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12月南京陷落后,日本侵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以下可作为佐证“南京大屠杀”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历史研究者的专著中对该惨案的描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