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滔天罪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 . 近代企业家张怿伯(1884—1964)在家乡江苏镇江沦陷时,曾悲愤地记述道:“十余万人的镇江,全城家家户户,没有一家不被破坏,可谓无家不破,无室不空,其数目无从统计。”这一记述可以用于说明(  )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的罪行B.太平天国运动对社会经济的破坏
C.日本全面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D.解放战争期间国统区的经济危机
3 . 1937年12月,金陵大学贝德斯教授说:“劫掠、酷刑、屠杀、奸淫、放火,凡是可能想象的坏事,日军进城后,都毫无顾忌地施行了。”他评论的事件是
A.火烧圆明园B.天京事变C.旅顺大屠杀D.南京大屠杀
4 . 1937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的报道中写道:“大规模的抢劫、对妇女施暴,杀戮平民,把中国老百姓从家中赶出来,大批处死战俘与强迫征集壮丁,把它变成了恐怖城市。”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旅顺大屠杀B.血战台儿庄C.百团大战D.南京大屠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画家丰子恺创作的漫画《流离图》。该漫画产生的背景是
A.军阀割据混战B.国共对峙形成
C.日本侵华加剧D.解放战争爆发
6 . 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如将《拉贝日记》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史料,主要理由是
A.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B.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C.作者经历的真实性
D.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2019-08-2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15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7 .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民族对一段历史的复原以及回忆,乃至将其定格、固化,反映了整个国家与民族的成熟与强大。下图中“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抗战胜利
8 .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写道:“好些中国士兵在城外放下武器投降了。在他们招降的七十二小时内,在长江江岸被扫射而集体的被屠杀了。”这个事件发生的地点,最可能的是
A.旅顺B.北平C.南京D.重庆
9 . 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史实从“中国记忆”上升到“世界记忆”。下列各项可以成为最有力证据的是
A.屠杀现场遗迹
B.侵华老兵战争回忆
C.历史文献记载
D.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2016-11-27更新 | 267次组卷 | 24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