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滔天罪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0 道试题
1 . 如果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下列资料中可以引用的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据应该是(  )
A. 当事人日记B. 现场照片
C.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D. 研究专著
2 . 1937 年 12 月 18 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的报道中写道:“大规模的抢劫、对妇女施暴,杀戮平民,把中国老百姓从家中赶出来,大批处死战俘与强迫征集壮丁,把它变成了恐怖城市。”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旅顺大屠杀B.血战台儿庄
C.潘家峪惨案D.南京大屠杀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发生于
A.1931年B.1937年C.1940年D.1945年
2020-12-05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必修)
4 . 1938年10月,“为适应长期作战的需要”,日本推行了所谓的军票一元化工作:即从1938年11月1日起,在华中占领区实施军票化,军票既没有正式的发行机构,又没有发行保证。日本推行军票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是
A.破坏中国金融体系B.打击根据地的经济
C.贯彻以战养战政策D.强化战时经济体制
5 . 北京人把玉米面叫棒子面,1937年北平(1928-1949年北京改名为北平)地区的棒子面0.1元1斤,到1944年涨到六七元一斤,到1945年已上涨了1000倍。其主要原因是
A.抗日根据地粮食的匮乏B.北平地区沦陷于日本侵略者之手
C.南京国民政府通货膨胀D.一战结束列强重返中国加强掠夺
6 . 据学者统计,日军曾在中国的14个省(市)77个县(区)使用毒气2091次之多,造成数万人伤亡。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日本的侵华行径惨绝人寰B.日本在沦陷区实行殖民统治
C.日本军队战争中损失较小D.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
7 . “金陵馆,冤魂长啸……三十万灯弹指灭,一群狼子听尖叫”。这首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台儿庄大捷D.南京大屠杀
2020-10-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在中国近代某一时期迁徙的示意图。图中这-形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八国联军大举入侵B.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C.国民革命运动兴起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020-10-0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1届高三9月百校联考历史试题
9 . 1934年初,日伪当局重新公布经过修正的《暂时保甲法》,接着又改变原东北行政区划,将东北划分为10个省,设5个军管区。此外,在内蒙划4个省并在各省分别设立警备司令部,还在各地扩充伪警察机构。日伪的这些举措旨在
A.缓和侵华战争的紧张局势B.强化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C.改变对华侵略的战略方针D.破坏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2020-10-01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五中、辽源五中、四平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日伪时期上海配给物资的变化表。据此推知,日伪实行配给制意在
A.转嫁侵华战争的负担B.掠夺敌后根据地财富
C.阻止民族工业的内迁D.与国民政府争夺市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