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滔天罪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2014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C.台儿庄战役D.南京大屠杀
2 . 假如你在百度搜索输入“1937年12月13日”“30万人以上”“日本的滔天罪行”这三个关键词,搜索结果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     
A.旅顺大屠杀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
2022-10-01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的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国家公祭日。这是为了让广大中国人不要忘记(     
A.旅顺大屠杀B.九一八事变C.台儿庄血战D.南京大屠杀
4 . 日本出版界于1943年7月结成大日本出版报国团,主要任务是:贯彻“出版之国家使命,全力以赴挺身于皇道文化之隆兴”;锻炼出版从业人员意志,完成“思想战士”的身份认同,以实现“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日本出版界此举是要服务于(       
A.振兴日本传统文化B.军国主义思想宣传C.提高行业国家认同D.为侵华战争做准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侵华日军大屠杀暴行》是2005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辑录了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有计划屠杀中国平民一次达千人以上的惨案200多起和大量其他类型的惨案。这表明(     
A.抗战相持阶段日军罪孽深重B.日本政府承认在华所犯罪行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D.日军侵华罪行累累不容忘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8年9月,木村增大郎在其向日本政府提供的经济情报《中国通货问题与事变处理策》中指出:“今日中国民众与国民政府之团结,乃以法币为基础。”这表明(     
A.日本企图破坏国共合作抗战B.中国具备抗战的物质条件
C.日本企图破坏中国金融体系D.中国持久抗战拖垮了日本
7 . 日军侵华期间,践踏国际法,实施细菌战。下列反映侵华日军细菌战的证据中,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A.受害幸存者的口述材料B.日军细菌部队的遗址
C.亲历者记录的影像资料D.侵华日军老兵回忆录
8 . 据统计,1937年6月,南京市常住人口约为101.545万人;到1937年10月27日,日本驻沪总领事冈本季正给外相广田弘毅的密函中却言道:“南京市内公务员和军人眷属均已避难,人口剧减。据警察厅调查,现有人口53万余。”这主要体现了(        
A.日本在沦陷区实行殖民统治B.南京大屠杀的残忍残暴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破坏性大D.国民党正面战场连续溃败
9 . 侵华期间,日军制造了一系列犯罪行为,其中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的是
A.政治上“以华制华"B.经济上“以战养战”
C.野蛮的“三光”政策D.思想上“奴化教育”
10 . 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部在1942年9月编成的一份文件中称:“华北的棉花,由于从第三国输入棉花的途径已被完全断绝,它成了日本纺织业所必须的重要来源。”并将棉花与盐、铁、煤一起,列为华北四大“重点开发”资源之一。日军作出这一部署的根本原因是
A.把华北棉花纳入“军管理”范畴B.太平洋战争爆发阻断其海外棉花补给
C.“以战养战”满足国内经济需求D.华北地区已经处于日伪完全控制之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