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滔天罪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日本侵华期间.勒令沦陷区各学校一律采用日伪当局统编的教科书,各级学校教材由日伪教育部编订。这些教材删去了带有民族意识的内容,并流露出浓重的“复兴礼教、振兴东洋道德”的思想,日本的这一举措旨在
A.对中国民众进行奴化教育B.恢复和弘扬儒家的传统思想
C.促进中日两国间友好交流D.消除中国文化中的封建因素
2022-03-02更新 | 287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5109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名单,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榜上有名。19371112日,上海被日本占领后,日军趁势分三路急向南京进犯,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公里的首都南京的保卫战,由于下达撤退命令过于仓促,后方国防工事交接发生失误,使北路日军主力一路顺利到达南京。1213日展,日军攻入南京城,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南京大屠杀。中国提交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共分三部分,分别包括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期间大肆杀戮中国军民的档案;1945年至1947年,对日本战犯调查和审判的档案;1952年至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机构提供的文件。对此,日本外务省10日凌晨发表新闻官谈话,对“南京大屠杀”史料成功申遗表示“遗憾",并认为联合国相关机构缺乏公平性。

——摘编自朱晓颖杨颜慈《《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大屠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的意义。
3 . 日本帝国主义对沦陷区的农业生产采取所谓“适地适产主义”,在内蒙发展畜牧业,在华北则增产日本所不足的棉花,在华中则发展不与日本农产品相竞争的农作物。这意味着
A.“以华制华”方针得到贯彻B.沦陷区经济进一步殖民地化
C.沦陷区经济实现了优势互补D.经济掠夺满足了战争的需要
4 . 近年来.加拿大学者卜正民的《秩序的沦陷》一书.揭示了抗战初期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和崇明五地民间乡绅、商人.面对日伪占领者的“合作”意向与生存状况。美国学者傅葆石的《灰色上海》,考察了上海文人面对战初的留与走选择时的复杂心态及言行。两部著作
A.揭露了沦陷区的日军暴行B.揭开了沦陷区民众的精神创伤
C.宣传了全国抗战局面形成D.争取各国对中国的国情和帮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