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滔天罪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938年,伪华北临时政府发行联银券,实行联银券与日元等价的政策。伪华北临时政府财政部总长汪时璟指出,联银券对“产业之开发与振兴,民生之安定与利便均有直接关系”。在发行后的短短两年内,联银券的发行量就达到5亿元。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民族工业发展困境B.加紧对敌后根据地的封锁
C.配合日本进行经济侵略D.确保沦陷地区的金融稳定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9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恩格斯189310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的合理性。
2022-01-01更新 | 541次组卷 | 35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CD类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2014年,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将每年12月13日确立为国家公祭日。下列历史事件,与国家公祭日设立密切相关的是(       
A.台湾被割让B.大革命失败C.南京大屠杀D.汶川大地震
4 . 日军侵华过程中,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2003,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发现的毒气弹就造成三人死亡、八人受伤的惨剧。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A.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B.历史专著中的描珏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30年代,一曲《松花江上》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歌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淞沪会战
2016-11-27更新 | 194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省统测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81、6、30、12……每一个数字背后的意义都提醒着我们那一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这段历史发生在
A.1927年
B.1937年
C.1945年
D.1949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