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日关系概况

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东汉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赐赠“汉委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隋唐互遣使节、仿照唐制
日本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贸易往来频繁学习建筑
教授儒学
宋元忽必烈大军两次征日失败后,放弃
征服计划,两国终无国家往来
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
元代海船直通日本
明清明朝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涌现抗倭英雄:戚继光、俞大猷
清朝前期,闭关锁国,中日交往基本断绝
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

——以上史料摘编自论文《中日两国古代关系的性质与特征》,2011年《史学月刊》

材料二   近代中日关系概况

清政府统治时期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19041905年,日俄战争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扶植地方军阀势力、大力对中国进行资本、商品输出、
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2年,建立伪满州国
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
1937年,全面侵华

——以上史料摘编自论文《中日两国古代关系的性质与特征》,2011年《史学月刊》

材料三   近年来国内影视界,粗制滥造、情节荒唐、内容离奇的各类“抗日神剧”,让人们对抗战历史认识模糊。令人意外的是拍摄于抗战时期的美国抗日剧《dragon seed》(龙种)一度在网络爆红。该片在美国政府的影响下,对中国军民的抗战进行了大量正面描述。电影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电影制片人伯尔曼将所有抗战场景中使用的军服、帽徽等道具都做了模糊的处理,看不出国共两党任何一方的标志痕迹。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日关系的基本特征?分析出现以上特征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历史上中日关系有何规律性认识,并阐述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政府正面宣传中国抗战、伯尔曼在电影中做模糊化处理的原因做简要分析,并概括该电影的历史意义。(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2 . 农业合作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它的发展演变,对于新时期探索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毛泽东在延安做的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以及破除封建落后的小农经济的问题,毛泽东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农业已经被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所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毛泽东明确指出,合作社是目前我们在经济上组织群众的最重要形式。在农民群众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

——张莹《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当代价值》

材料二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思想,即在我国重工业仍有待发展的情况下,应先实现农业上的合作化,然后才能将大机器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合作化完成了,这就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同个体经济之间的大矛盾。”集体化道路打碎了过去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将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工业化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原料、劳动力和市场等显然不能通过对外掠夺进行血腥暴力的原始积累,只能从农业发展上下功夫,使农业的发展服务于工业。

——梁晨晨《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辨析》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乡差别大、农民贫困,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加速发展,城乡差别、农民贫困呈现出扩大趋势,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对解决农村问题、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维护农村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中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不是单纯为了合作化成立合作社的组织行为,而是要运用农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缩短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使农民过上生活富足的幸福生活。

——杨雅静《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对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毛泽东推进农业合作社的目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合作化是如何解决“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个体经济之间的矛盾”。举例说明当时我国农业方面所进行的实践探索及理论成果。
(3)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对于探索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探索我国特色现代农业道路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罗斯福曾说,“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他们(日军)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丘吉尔也承认,如果日本进军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听任德国人和日本人在印度或中东携手,对盟国的事业必然要引起无法衡量的灾难”。这说明
A.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B.中国的抗战具有战略价值
C.中国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主力
D.中美英在二战中协同行动

4 .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独力抗战,抗击了在中国本土的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此外还有20万到70万的驻东北关东军。在1945年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的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钉在了中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向苏联提供了4.5亿美元的矿石,向美国提供了价值7.48亿美元的桐油和锡、钨等矿产品,向英国提供了价值1.48亿英镑的农、矿产品,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材料四现代化的发展自有其内在的规律,但在战争状态下,现代化的走向便不可能完全按照通常的经济规律运行。由于中国大部分在战前较为发达的地区多处于日军的占领之下,被纳入了日本占领当局“以战养战”的战时轨道。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三,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怎样的贡献?这与材料一之间构成了什么关系?

(3)材料四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