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1931年,国民政府在庐山会议上首次制定《空军作战防空计划》。确定空军战时任务是协助海军防敌人运输登陆,同陆军联合作战并制止敌空军活动。1933年7月,国民政府迫于形势,把空军建设时间由原来的五年缩短为三年,并准备以南京、保定、西安、汉口、广州为根据地把全国划分为五大空军区。国民政府此举的背景是(       
A.全力“围剿”红军的失利B.日本军事威胁的日益严重
C.全国各地反蒋运动的高涨D.各地军阀实力的不断壮大
2 . 如表所示,中国军民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事件贡献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民奋起反抗中国打响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日本陆军70%以上的兵力被派往中国中国战场牵制日本绝大多数陆军兵力和部分海空力量
中国做了大量协调工作,促成《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中国积极倡导和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这主要说明中国是(     
A.最早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缔约国家D.二战后国际秩序的主要制定者
3 . 1943年,北平在华北当局的指示下举办了巡回漫画展览,主题是“参战周年纪念街头漫画展",如图《击败我们百年来的宿敌》就是展示的作品之一。据此可知,该漫画展意在(     
A.瓦解中国军民抗日信念B.鼓舞敌后战场作战士气
C.揭露国民政府卖国行径D.抨击英美列强侵华暴行
2022-12-15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所示为《新华日报》刊载的部分纪念文章标题。由此可知
时间版次标题
1938年7月8日3英澳印热烈援华·纪念我抗战一周年
1939年7月9日3“七七”二周年·苏联特别广播
1941年7月7日2世界名人联名致书祝贺我英勇抗战·由反侵略总会领衔发起
1941年7月12日2迎接七七·美东西方协会七六举行广播·英广播公司增华语节目
1942年7月7日3同盟各国元首纷纷来电致贺,对我全国军民慰勉有加
1943年7月7日3英相电贺蒋介石·中英合作必能发挥适当力量
A.中国抗战受到国际社会关注B.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不断巩固
C.美苏等国反思对日绥靖政策D.中国政府积极争取国际社会援助
2022-03-24更新 | 4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所示为抗战时期的两幅漫画。这两幅漫画
A.反映了中国抗日的策略及必胜信念B.揭露了日本侵华的残暴行为
C.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热忱及凝聚力D.表达了人民群众是胜利根本
2022-01-28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1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图是丰子恺的画作:《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此画创作于
A.国民大革命期间B.抗日战争胜利之际
C.解放战争胜利之时D.《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时
7 .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敌后战场长期以游击战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消极避战,而是为了消灭更多的敌人。武器装备的明显劣势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选择运用游击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战法,积小胜为大胜。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
A.使敌后战场始终作为抗日主战场
B.具有必胜的决心和高明的战术
C.成功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
D.以维护革命统一战线为立足点
8 . 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万众一心,誓灭倭寇”
③“还我青岛”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
9 . “长沙大会战”是十四年抗战中双方出动兵力最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会战。第三次会战胜利不久,美英政府便主动向中国提出要废除西方国家与中国历届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消领事裁判权。材料表明长沙会战
A.是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大捷B.促使美英政府放弃在华所有特权
C.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扭转抗战局势,推动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10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地地道道用鸦片染成的战争,尽管根本问题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材料三


照片《何应钦(左)接受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投降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请谈谈你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