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在联合政府领导下)我们对于资本主义应采取调节的政策,成立商品合作社扶助小手工业者,废除苛捐杂税培植小商业者,发展国防工业与资本主义展开竞争,大胆地让资本主义去发展而不是压制资本主义。”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中国社会性质尚未改变
C.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至城市D.解放战争需要物质基础
2 . 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2022-06-09更新 | 10712次组卷 | 105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文茂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五台山地区,“共产党积极努力建立大规模的群众组织。最有名的是被称为'抗日救国会'的这个组织,其属下有各以青年、妇女、农民为不同对象的分会。”

卡尔逊在山西河曲时,有人向他介绍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这是一个爱国的青年组织,其任务是:培育公务人员的忠诚;改善人民生活;促进人民的团结以抵抗日本侵略”。

山西一个村庄的戏剧给贝特兰留下深刻印象:“它的主题是武装农民参加游击队。”大雨滂沱也冲不散观看的群众。

著名左翼作家田汉写了两个深受戏剧团体欢迎的短剧:《保卫卢沟桥》和《最后胜利》。福尔曼这样赞扬他在晋绥抗日根据地看到的一出戏:“戏演得非常精彩,成绩斐然。”

丁玲曾向斯特朗谈起,“我们演戏,向群众发表演说,在农村的墙上画漫画,并教农民们唱歌。我们在每个村子必须至少教会唱两支歌”。

——摘编自赵金康《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共华北抗战动员》


材料呈现了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华北抗战动员情况。从中选取材料,确定一个具体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5-17更新 | 25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1940年10月,晋察冀边区文救会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了更加广泛地密切团结“边区一切的抗日文化工作者共同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而斗争”的工作纲领。1941年6月,晋察冀边区文化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高举新民主主义文化大旗,积极推进边区文化建设。此举
A.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民族意识
B.推动了国统区的抗日救亡运动
C.致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
D.遏制了日军对华实施奴化教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二次大战中美、苏、中、英抗击世界法西斯的主要统计数据示意。以下材料主要反映了
A.抗日战争是炎黄子孙的全民族抗战
B.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超过英国
C.中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主要依靠盟军的支持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6 . 2017年1月,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意义
①有助于理解日本侵华本质和危害
②有助于了解中国人民抗战全过程
③有助于认识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④有助于重点强调国民党在抗战中领导地位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 . 如图是1937年8月至1940年八路军进军路线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八路军
A.成为抵抗日军的主要力量B.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抗战
C.解放了华北的大部分地区D.取得百团大战的辉煌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1938年伦敦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该信息
A.认为中国抗战局势发生重大转折B.有利于扩大中国抗战的影响
C.迫使英国政府调整对华政策D.坚定了英国人民的反法西斯信念
9 . 二战结束后,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美、英、苏、中、澳、加、法等,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位按照美、中、英、苏、法等次序排列。这种变化反映了
A.西方大国的阻挠和破坏B.国际场合中席位、排场之争激烈
C.西方大国之间矛盾重重D.中国为打败法西斯做出巨大贡献
2020-05-06更新 | 983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有过多次的沉沦与复兴。中国的复兴,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过去是这样,将来也会是这样。中国最近一轮的复兴,不是21世纪才提上议事日程的,而是过去一个世纪艰苦卓绝努力的延续。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的中国复兴出现过三波浪潮,现在正处于第三波浪潮的上升阶段;相应地,便有三个谷底——1900年、1933年、1976年,和两个波峰——1922年、1945年。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选取20世纪中国复兴浪潮的某一阶段,围绕“沉沦”或“复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阶段划分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其进行修改、补充或否定,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