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看图释史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看一看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想一想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1-10-13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军队的部署情况:

战初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东南亚
35个师团10个师团7个师团
1942年中国战场太平洋印度洋
37个师团15个师团
日本投降时中国战场(不含东北)东南亚太平洋
111万多不到10.9万

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虽然美国海军主力集中于太平洋,但陆军主力的使用始终受到欧洲战场的限制。法国二战史学者亨利·米歇尔写道:“事实上,由于英军和美军兵力不够,惟一对日军作战的陆军就是中国的陆军了。”

材料三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材料四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以上材料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


(1)依据材料一、二可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三中罗斯福设想了怎样的结局?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四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