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波兰遭受危难的时候,一位苏联外交家曾对记者说:“要是没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我们现在就会受到德、意、日同盟从欧洲和亚洲两面夹攻。英法会据守马奇诺防线并且资助希特勒。美国会成为日本的兵工厂来反对我们。签订了条约后,我们将不需要对整个世界作战了。”丘吉尔说:“斯大林同希特勒做交易,是高度的现实主义。斯大林的首要考虑……是他自己国家的安全。”斯大林曾说,他在1939年夏天深信,希特勒就要打仗了。如果同西方结不成靠得住的联盟,那为什么不联合希特勒呢?他不是已突然来敲门了吗?

——摘编自解力夫《纵横捭阖斯大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

材料二   1940年5月,德国进攻西欧,法国败降,英国危急,为日本南进提供了最后时机。而此时的中国战场,八路军正发动百团大战,歼灭日军2万余人,正面战场日伪军伤亡达273000余人。这一年日本陆军共有51个师,其中陷于侵华战争就有39个师,占其陆军总兵力的76%。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虽然决心把战争扩大到太平洋和东南亚,但它始终不敢把更多的兵力从中国战场调至太平洋区域作战。1941年年底,日本的总兵力已达到210万人,但仍有140万在中国战场上,太平洋战场上的陆军兵力仅为40万人,这就是说,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被死死地“钉”在中国战场。

——摘编自谭幼平《十年来小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综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材料三   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法案,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在馆内耸立着奥斯维辛纪念碑,并在周围划定了一个默哀区,以示对死难者的深深哀悼。馆内陈列着绞死集中营头目赫斯的绞架以及法西斯潜逃时来不及运走的2吨头发和一些饰物、用具乃至儿童靴鞋等遗物,这一切都是为了向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表示,希望这种丧失人性的卑劣行径以后永远不要再重演。

——胡德坤主编《世界遗产》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47年波兰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的目的是什么?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它符合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哪些标准?纳粹屠犹和侵华日军屠杀中国人的罪恶实质是什么。
2020-06-2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中学2020届高三仿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