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西方学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非常关注,对中国问题的研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材料一   英国学者研究中国抗战史的概况



(1)依据上表,指出英国学者研究中国抗战史的趋势,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些趋势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在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西方学界进行了专题讨论,不仅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功,还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政治和社会原因。许多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善于及时调整政策,具有务实性,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具有渐进性,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解决问题。


(2)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有多种观点,从材料二中选择一个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0-03-23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莱西一中、高密一中、枣庄三中 2020届高三第一次(在线)联考历史试题
2 . 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1864年上海租界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会审机关——洋泾浜北首理事衙门,并由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会商组织正式法庭,通过了《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根据章程,会审公廨为中国的司法机构,由上海道台派一名同知主持……凡遇案件牵涉洋人到案者,必须由领事或领事派员会审。章程严格限制了会审公廨的管辖权和陪审官的权限。

1911年武昌起义后,由于会审公廊的满人谳员逃匪,驻沪领事团趁机接管了会审公廨并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改组,改组后会审公廨谳员由驻沪领事团任命,其菥傣亦由领亭团披给;司法管辖权限大为扩充;取消上诉程…….

民国政府成立后,中方多次要求会审公廨恢复到辛亥革命前的状态,这种努力在国人的请愿、上海总商会的推动及中外政府双方的照会上乃至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提案中都有体现。但由于西方国家的阻挠,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

——摘编自陈策《上海公共租界法权变迁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修订新约运动,其中取消领事裁判权是一重点。南京政府与英美等国晨开多次谈判,于1930年收回了上海公共租界内由会审公癣演变而来的上海临时法院,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初步协议。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鉴于中国战争的重要地位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呼声,1942年中英、中美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协议,直到1943年中国似乎从形式上脱离了领事裁判权制度的桎梏。

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案件管辖的法律成果凸显了国家主权的司法自治原则,使中国涉外法权回归正统。

——摘编自胡燕《中国涉外法权变迁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围绕上海会审公廨中外双方斗争的趋势及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因素,并谈谈你对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认识。
3 . 多元兼容伴随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民族团结使国家走向富强、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丁丑,命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持节送文成公主入吐蕃。赞普大喜,见道宗,尽子婿礼,慕中国衣服、仪卫之美,为公主别筑城郭宫室而处之,自服纨绮以见公主。其国人皆以赭涂面,公主恶之,赞普下令禁之;亦渐革其猜暴之性,遣子弟入国学,受《诗》《书》。

——摘自(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

材料二   中华民国缔造之始,而文以不德,膺临时大总统之任,夙夜戒惧,虑无以副国民之望。……敢披沥肝胆为国民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摘自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三   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其中涌现出一大批少数民族的卫国英烈、建党先驱、工农运动领袖、抗日英雄、开国将领,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人心所归,惟道与义。”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摘自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用一句话归纳这一事件的内涵,并指出这一事件的积极影响。
(2)阅读材料二,概述这一时期孙中山民族观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试从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举措和法令的角度,说明孙中山民族观的具体体现。
(3)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民族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和实行的管理举措。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民族事务的角度,概述中国民族关系史发展的主流趋势。②材料三中,在百年抗争中,中华民族实现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试以抗日战争为例,说明“中华民族实现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的领导核心及其在抗战中坚持的战略总方针,并从反抗外来侵略的角度,论证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2021-03-31更新 | 302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活动继续延续民国前期的发展轨过.相对盲目且自发.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以向本国政府施加压力为主要方式,争取各国人民对抗日战争的支持。局部抗战时期,国内学生、留学生特别是归国留日学生以学生运动为主要形式。掀起了民间外交活动的高潮.1931年9月28日,中央大学学生就质问外交部部长王正廷为何不积极抗日。1932年3月,部分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和监察委员自发成立国民外交协会.发行《国.民外交杂志>宣传其主张,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活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宋庆龄、沈钓儒、李公朴等知名人士、以及辽宁国民外交协会、东北国民外交协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也积极参与进来.开展民间外交活动,但收效并不明显。

——摘编自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立即看手创设官方外交。而且几乎同时创立了新中国的民间外交(时称“人民外交")民间外交成为新中国发展与非建交国家。特别是非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主要朵道。20)世纪50~70年代,在开辟民间外交的实践中、中国逐步形成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和“以官代民、官民并举”的方针,并建立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民间外交组织,积极开展与各国各界人士的友好交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外交中心工作的转移.民间外交从开辟国家关系逐步向服务经济建设转型,民间外交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为新中国构建新型外交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张骥等《中国民间外交、地方外交与人文交流70年人民的外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日战争时期垒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民间外交活动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民间外交转型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间外交转型的历史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国际史学界重新界定了二战的起点,其中有观点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亚洲,反法西斯战争始于中国抗战。这一变化表明(     
A.中国抗战的意义得到了重新认识B.九一八事变是二战开始的标志
C.二战经历了由局部到全球的过程D.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6 . 202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选择。大会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和政策,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等。

材料二   部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委员会会议提出的主要任务简表

中共八大(1956年召开)
党的八大宣布: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召开)
全会以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为指导,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中共十四大(1992年召开)
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中共十九大(2017年召开)
大会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大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为什么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结合材料一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史实,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材料二,任选两次党的会议,结合时代背景,比较和阐释其主要任务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2022-05-25更新 | 26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日本学者古川隆久认为,对于古代中国,日本人喜欢并尊敬“过去的中国”;1895年后日本流行“现在的中国”不再值得尊敬的观念;1945年以后,日本人意识到分割“过去与现在”的二重中国观是错误的。日本人的中国观变化反映出
A.战争引发思想观念的变化B.中日双边关系发展具有曲折性
C.思想观念变化催生了战争D.国家形象立足于国家综合实力
2022-04-02更新 | 46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在争取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五四运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至国内,国人的爱国情绪空前的蔓延开来,受到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学生情绪尤为激烈。5月4日下午,北京三千余名学生手持写有“拒绝和约签字”等内容的小旗,发表演说,沿途向群众散发传单。以游行示威为开端的罢课、罢市、罢工风潮席卷全国,蔚为壮观的五四爱国运动以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而圆满结束。中国近代以来在对外交涉中首次做出没有屈服的抗争,日本也最终未能获得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合法依据,从而为中国此后收回山东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具有哪些新的历史特点?结合新的时代和社会条件,分析这些特点的基本成因。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
2020-09-04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中学2020届高三7月模拟历史试题
9 . 二战结束后,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美、英、苏、中、澳、加、法等,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位按照美、中、英、苏、法等次序排列。这种变化反映了
A.西方大国的阻挠和破坏B.国际场合中席位、排场之争激烈
C.西方大国之间矛盾重重D.中国为打败法西斯做出巨大贡献
2020-05-06更新 | 98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4月统一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10 .
时间国家苏联美国英国法国
1937—19402.5亿1.8亿7850万1500万
1942—1945600万5亿2.3亿——

上表为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国对华援助贷款的统计表(单位:美元),据此可知
A.中苏关系恶化导致苏联贷款数额下降
B.财政贷款是各国援华的主要方式
C.各国贷款数额的调整与时局变化有关
D.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最为积极
2018-08-08更新 | 6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七校联合体高考冲刺交流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