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1864年上海租界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会审机关——洋泾浜北首理事衙门,并由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会商组织正式法庭,通过了《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根据章程,会审公廨为中国的司法机构,由上海道台派一名同知主持……凡遇案件牵涉洋人到案者,必须由领事或领事派员会审。章程严格限制了会审公廨的管辖权和陪审官的权限。

1911年武昌起义后,由于会审公廊的满人谳员逃匪,驻沪领事团趁机接管了会审公廨并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改组,改组后会审公廨谳员由驻沪领事团任命,其菥傣亦由领亭团披给;司法管辖权限大为扩充;取消上诉程…….

民国政府成立后,中方多次要求会审公廨恢复到辛亥革命前的状态,这种努力在国人的请愿、上海总商会的推动及中外政府双方的照会上乃至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提案中都有体现。但由于西方国家的阻挠,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

——摘编自陈策《上海公共租界法权变迁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修订新约运动,其中取消领事裁判权是一重点。南京政府与英美等国晨开多次谈判,于1930年收回了上海公共租界内由会审公癣演变而来的上海临时法院,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初步协议。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鉴于中国战争的重要地位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呼声,1942年中英、中美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协议,直到1943年中国似乎从形式上脱离了领事裁判权制度的桎梏。

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案件管辖的法律成果凸显了国家主权的司法自治原则,使中国涉外法权回归正统。

——摘编自胡燕《中国涉外法权变迁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围绕上海会审公廨中外双方斗争的趋势及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因素,并谈谈你对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地地道道用鸦片染成的战争,尽管根本问题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材料三


照片《何应钦(左)接受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投降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请谈谈你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启示?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10月,日本发布由日本中国通宗方小太郎撰写的《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檄文,文中提到:“满清氏元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虽然,我国之所惩伐在满清朝廷,不在贵国人民也;……夫贵国民族之与我日本民族同种、同文、同伦理,有偕荣之谊,不有与仇之情也。”

——据维基百科

材料二 李鸿章在马关谈判会场,曾做长篇演说,其中明言:“此次战争,实获两个好的结果:其一,证明欧洲式之陆海军组织及作战方法,并非白种之民族所独擅,黄种之民亦可应用并取得成功;其二,贵国之长足进步,使我国从长夜迷梦中觉醒,得益匪浅。”

——《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

材料三 抗日战争前夕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

项目国力军力
工业总产值(亿美元)生铁产量(万吨)钢产量
(万吨)
石油产量(万吨)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总兵力
(万人)
有训练的后备兵源(万人)军舰
(艘)
军舰吨位
(万吨)
飞机
(架)
中国13.695.955.60.0210%202.950665.9600(作
305
日本60239.763539.380%60409.720077.12625

——据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一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出兵中国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的主要结果及其影响。
(2)李鸿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劣势。并指出在此等劣势下,中国仍然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材标题(即“伟大的抗日战争”)的理解。
2022-02-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抗日歌曲节选)我们爬飞车那个搞机枪,闯火车那个炸桥梁。

——《弹起我那心爱的土琵琶》

西安事变以和解,抗日战争大旗放光芒《新民主主义》指方向

——抗日民谣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抢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游击队之歌》

材料二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选取了抗日战争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主题1】抗日战争的起点时间: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略罪行,强调“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

——据2017112日《人民日报》

【主题2】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图是日本部分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采用的一幅日本军人1937年12月在南京背中国老大娘回家的照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意义。
(2)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年日军拍摄这幅照片的意图。谈谈你对日本部分中小学教科书采用这幅照片的看法。
2021-09-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5年方志敏在狱中写了(可爱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者简介方志敏,中共党员,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1934年方志敏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遭到国民党部队追剿,损失惨重。方志敏被俘,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193586日,被秘密杀害,时年36岁。
原文摘录(一)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原文摘录(二)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诫的寄托吧!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诚的敬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
根据材料,结合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谈谈你对方志敏笔下“可爱的中国”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6 . 中国形象的变迁



(1)以上图片涉及近代中国革命哪两个历史时期?图2、图3、图4分别反映近代中国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图5、图6中的中国形象产生于怎样的背景下?
(3)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形象的变迁的看法?
2020-08-20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伐战争前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及中国共产党面对这一状况所采取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
2019-12-1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中国外交之起,处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以下令逐客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

——摘编自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外日报》的一篇文章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材料二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侩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义和团运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抗日战争使中国令“环球心折”的理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亨利八世时期,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至尊法案》《取缔分歧意见六条教法案》等重要法案,英国国教正式确立,建立起“没有教皇的天主教国家”。政府总计封闭男女修道院718所,遣散僧侣修女8000余人,国王凭空获利142万英镑。修道院曾拥有的向英格兰、威尔士各教区举荐2/5的圣职候选人的权力也转归国王所有。礼拜堂和追思弥撒制度相继废除,遗赠物自然而然转归到了国王手中。公会兄弟会财产被没收,国王只给予公会成员一定的管理职责,没有所有权。

——摘编自贺瑞《关于亨利八世时期的王权》

材料二   甲午战争的失败, 深深刺痛了中国人因循守旧和麻木的神经,并在事实上直接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突变。 甲午战争不仅促成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更重要的是让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同时意识到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极端重要性。

——摘编自孙军《试论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三   1931年到1945年间中国人民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是空前的、也是高度自觉的。此前,帝国主义在中国建租界,中国的关税司法自主权受到破坏,但是人们还没产生强烈的仇恨感,也没有立即将其驱逐出境的行动,对国家主权完整的认识还不深刻。但是,日本帝国主义破坏的不仅仅是主权的完整,而是在掠夺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领土。民族危亡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于民族国家的强烈认同,并且奋力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中国在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际舞台上,通过全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斗争,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

——摘编自宋黎明《中华民族认同与全民抗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及其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意识在甲午战争之后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发展。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国家意识的认识。
10 . 反封建、反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人认为,中国的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其作用是表面的,它没有引起社会革命。但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它结束了整个君主政体,使之合法化的宇宙思想也崩溃了。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习近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

材料三   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对儿子小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摘自杨天石《开罗会议前后侧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辛亥革命的成败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伟大历史意义。
2019-11-0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