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2014年9月2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表选取了一批抗日英烈名单,从中最能反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史实是
①孙铭武(1889—1932)辽东血盟抗日救国军总司令
②左权(1905—1942)八路军副总参谋长
③戴安澜(1904—1942)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军200师师长(牺牲于缅甸茅邦)
④威廉·康德(1903—1944)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行员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 . 1941年皖南事变后,郭沫若写出《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总结李自成占领北京又旋即失败的教训:1944年毛泽东在给郭沫若的复信中说:“我们把它(指《甲》文)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材料主要说明
A.敌后战场已取得决定性胜利B.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C.中国共产党已经逐渐发展壮大D.毛泽东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3 .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明确指出:“资本主义某种程度的发展代替了外国和本国封建的压迫,不但是进步,而且有利于资产阶级。”该报告内容
A.适应了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
B.强调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
C.为社会主义革命指引了方向
D.批评了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020-04-10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4 .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五四运动的爆发B.国民革命的兴起
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
2020-04-03更新 | 198次组卷 | 37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民国54年”台湾地区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发行了一枚20周年的纪念邮票,据此判断纪念的事件是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B.北伐战争开始
C.抗争的胜利D.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
6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如果要进行相关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应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A.虎门销烟遗址——威海卫海军纪念馆——天津义和团遗址
B.圆明园遗址——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国远征军纪念馆
C.武昌起义纪念馆——上海“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
D.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会址——延安“七大”会址
7 . 对下列抗战时期丰子恺的漫画解读不正确的是

关山月

突袭

胜利之夜

炮弹作花瓶

A.控诉了日本侵华的暴行B.寄托了对世界和平的愿望
C.展现了抗战胜利的喜悦D.表达了对国共内战的谴责
8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场一直拖住侵华日军主力,既牵制了日本北进攻苏的图谋,又延缓了日本南进攻英美的步伐,以承担重大牺牲配合与支援英美“先德后日”战略的实施,更有力保证了苏联全力对付德国。这表明
A.英美在亚洲投入兵力非常少
B.日本法西斯企图通过战争称霸世界
C.苏联集中主要兵力对抗德国
D.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9 . 下列中国共产党会议,其内容涉及国家统一的有(       
①中共“一大”       ②中共“二大”       ③中共“七大”       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02-1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12届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如图是该名录构成示意图

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中国与所有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密切配合
D.中国抗战胜利是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