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2017年1月10日,媒体从教育部证实,为贯彻中央相关精神,已要求在全国中小学课程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取代以往的“八年抗战”说。你认为这种变化
①十四年抗战观点更能反映中国抗战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而且局部抗战更多体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自觉性特征
②十四年抗战观点可以对局部抗战予以科学定位
③十四年抗战观点更能使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得以完整呈现
④十四年抗战观点更能反映中国抗战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 . 下面表格汇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的最主要变化在于
纪念周年枚数和内容
20周年4枚:毛主席的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40周年2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
50周年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60周年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1枚小型张:和平与正义

A.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
D.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
2019-06-26更新 | 239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3-2014年重庆一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3 . 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是指
A.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
C.战争促进中国民族意识觉醒
D.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
2019-06-18更新 | 191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二4月考历史试卷
4 . 中国两次反侵略战争的时长、意志和结果出现巨大反差,其根本因素是
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对照表
时间国力装备中国军队损失日占区中国政治和社会状况结果
甲午战争9个月中国稍优相当海军几乎全军覆没;陆军10~20万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国家统一;某些地区民间出现反清活动。战败投降
14年抗战14年悬殊悬殊原有空军几乎拼光;海军全军覆没;陆军牺牲、失踪约400万人。大半中国由分裂到统一;同仇敌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胜利

A.经济实力
B.民族意识
C.政府领导
D.国际授助
5 . 1943年1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上述史实说明
①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②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③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平起平坐的大国
④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 恩格斯说:“没有那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胜一败的结局,抗日战争对中国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C.壮大了人民的力量
D.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2019-05-17更新 | 7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届重庆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7 . 刘作金在《二战中的中国》中指出:“1942年3月至4月,中国以两个军一个师近10万人的兵力,出征缅甸,成功解教了被日军围困的7000—名英军,阻挡了日军向印度的进军。”这说明
A.中国抗战获得国际援助
B.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C.日军主力深陷亚洲战场
D.中国抗战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
8 .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B.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C.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D.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019-01-30更新 | 2355次组卷 | 6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记载;“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军舰驶入中国领海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围驻兵权,一一取消。”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些主权最早都是在《南京条约》及附件中丧失的
B.随着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所做的贡献
D.该材料的记载反映了近代中国从屈辱到最终独立的历史
2019-01-25更新 | 457次组卷 | 35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试题(必修一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10 . 下表为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国对华援助贷款的统计表(单位:美元),据此可知:
时间国家苏联美国英国法国
1937—19402.5亿1.8亿7850万1500万
1942—1945600万5亿2.3亿——
A.中苏关系恶化导致苏联贷款数额下降
B.财政贷款是各国援华的主要方方式
C.各国贷款数额的调整与时局变化有关
D.美国对中国抗战支持一直最为积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