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第四卷记载,8年抗战,……我军则由战争开始时的5万余人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达260余万人”。中共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对中国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突出表现在
A.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
B.边区政府得到了世界各国认可
C.大大加快了民主革命胜利进程
D.国共两党建立起民主联合政府-
2019-05-13更新 | 350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陕西省西安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抗战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发文谈道: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就是胜利果实。桃子该由谁摘?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蒋介石蹲在山上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毛泽东的上述言论表明
A.中国共产党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
B.中国主要矛盾由外向内转变
C.蒋介石在抗战后期已经放弃了抗战
D.国民党窃取了抗战胜利果实
2019-04-2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届高三4月第2周周测文综历史试题
3 . 1949年4月5日,国共双方在北平举行谈判。15日晚,中共中央提出《国内和平协定》,主要内容是:惩办战犯,废除中华民国宪法,国民党军队全部接受改编,没收官僚资本,改革土地制度等。据此推断,该协定如得到落实,则意味着
A.民主革命胜利
B.国共划江而治
C.国民政府投降
D.北平和平解放
2019-03-3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陕西省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九)文综历史试题
4 . 据统计,1945年8月,国民政府的法币发行量累计为5569亿元,三年后增至604.6万亿元。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是国民政府(     
A.偿还大量外债B.贪污腐化成风
C.军费开支巨大D.纵容官僚资本膨胀
2019-01-30更新 | 1571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5 . 二战后期,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
①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       ②认识到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依赖性
③希望中国成为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       ④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1123次组卷 | 12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记载;“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军舰驶入中国领海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围驻兵权,一一取消。”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些主权最早都是在《南京条约》及附件中丧失的
B.随着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所做的贡献
D.该材料的记载反映了近代中国从屈辱到最终独立的历史
2019-01-25更新 | 457次组卷 | 35卷引用:陕西省汉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20世纪的辛亥革命、30至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1949年革命是标志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这些历史事件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并使中国进入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之中。”以下选项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实现了“驱除鞑虏”的目标
B.抗日战争打败日本侵略者,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1949年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D.现代民族国家指的是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现代化国家
8 .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抗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
2018-12-23更新 | 135次组卷 | 25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一九四五年。我们从一九二一年建党,经历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就成熟了,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时间。”中共两次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
A.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
B.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C.选择中国式革命道路
D.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
2018-12-14更新 | 247次组卷 | 2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10 . 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证实,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已要求对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下列关于“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是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B.“八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
C.“十四年抗战”的说法肯定了前六年局部抗战并否定了“八年抗战”
D.“十四年抗战”是包含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个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2018-12-03更新 | 237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