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国对华援助贷款的统计表(单位:美元),据此可知:
时间国家苏联美国英国法国
1937—19402.5亿1.8亿7850万1500万
1942—1945600万5亿2.3亿——
A.中苏关系恶化导致苏联贷款数额下降
B.财政贷款是各国援华的主要方方式
C.各国贷款数额的调整与时局变化有关
D.美国对中国抗战支持一直最为积极
2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史实的角度对此进行论证说明,需要从下列哪几个方面着手?
①中国在抗战中付出的民族牺牲
②中国战场对欧洲战场的战略支援
③中国战区牵制日本军力的占比
④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8-10-18更新 | 222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2017年年1月,教育部对教材修改明确规定,将中国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下列关于中国14年抗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展开抗日武装斗争
B.日本侵略者犯下了南京大屠杀等滔天罪行
C.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D.抗战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4 .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不包括
A.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B.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5 . 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与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都是近代中国的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结果和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欧美列强对中国抵抗态度不同
B.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
D.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2018-07-07更新 | 186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苏联崔可夫元帅在其回忆录中说,“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日本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又无可争辩的事实。”崔可夫元帅认为中国抗战
A.化解了苏联东方作战压力
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牵制了日军的主要兵力
7 . 《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道:“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B.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
C.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
D.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8 .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专家米德博士说:“尽管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已成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但国共军队牵制了100万日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但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故”。作者主要想说明
A.中国抗日战争是二战时间最长的战争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中国军队牵制100万日军不合事实
D.重视中国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9 . 蒋介石说:“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故我全国同胞,在今日形势之下,不当徒顾一时之胜负,而当彻底认识抗战到底之意义与坚决抱定最后胜利之信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蒋介石承认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合法性B.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C.蒋介石认识到了人民抗战力量的重要性D.国民党仍然没有抵抗侵略的意图
10 . 诗人艾青在《人民的狂欢节》中写道:“‘…日本无条件投降了!’/消息象闪电/划过黑夜的天空……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诗中提到的中国的“胜利”主要归功于
A.中国共产党的抗战
B.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
C.中国国民党的抗战
D.世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