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4 道试题
1 .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会议上三次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挖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这一号召旨在(     
A.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完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增强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心D.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
2 .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们专程来到延安,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下面关于“延安的峥嵘岁月”表述正确的是(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确立了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D.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3 . 近年来国际史学界重新界定了二战的起点,其中有观点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亚洲,反法西斯战争始于中国抗战。这一变化表明(     
A.中国抗战的意义得到了重新认识B.九一八事变是二战开始的标志
C.二战经历了由局部到全球的过程D.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4 . 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设计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蓝图。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形式具体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决心打倒国民党解放全中国
C.致力于实现中国的民主制度D.为建立新中国进行理论准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楚同学用表格(部分)来梳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表格中画线处应填上(     
形成(1927——1937)《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成熟(1937——1945)《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________________持久抗战理论、中国革命性质和前途等
A.《论人民民主专政》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论十大关系》D.《论联合政府》
6 . 某次会议的会场前后分别挂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和“同心同德”的横幅,会场两侧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四周24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据此判断,这次会议(     
A.做出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B.确立了开展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策略
C.决定党的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D.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23-02-1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842年清政府签署《南京条约》后,中国受制于治外法权,处处受列强欺凌;1945年8月,中国成为新成立的联合国组织永久且核心的角色,同时是唯一的非欧洲、北美洲成员国。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国共两党有着共同政治目标
C.中国在抗日战争作出重要贡献D.美苏两国对中国的大力支持

8 .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在联合政府领导下)我们对于资本主义应采取调节的政策,成立商品合作社扶助小手工业者,废除苛捐杂税培植小商业者,发展国防工业与资本主义展开竞争,大胆地让资本主义去发展而不是压制资本主义。”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中国社会性质尚未改变
C.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至城市D.解放战争需要物质基础
9 . 有学者指出,近百余年中华民族经历了民族意识的觉醒过程(如表)。由此可知(     
代表性事件民族意识觉醒过程
鸦片战争开始萌发
甲午中日战争初步觉醒
五四运动升华
抗日战争高涨

A.民族意识在反侵略过程中不断地增强B.民族意识与社会性质变化保持同步
C.中华民族在近代百年历史中逐渐形成D.列强侵华是民族意识形成根本原因
2023-02-14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10 .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下列事件发生在该地的有(     
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②中华民国的成立
③日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④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