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大事
1935年5月24日《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2020-10-08更新 | 196次组卷 | 31卷引用:内蒙古乌南察布市集宁二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北地区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关键词表
黄帝陵
商鞅变法
中共七大
丝绸之路
延安
会宁会师
敦煌莫高窟
秦陵兵马俑
西安事变
大雁塔


从“西北地区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运用这3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阐释。( 要求:提炼主题鲜明;阐释准确清晰)
2016-11-27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
纪念文章的标题或主旨
纪念抗战胜利十周年
《人民日报》刊登了 专栏文章,《苏联击溃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意义》,强调打败日本主要是中国人民和苏联的功劳。
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
《人民日报》刊发纪念文章:《人民战争胜利万岁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文章对苏联的出兵和援助只字未提。
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
《人民日报》在《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一文中表述:“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
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
《人民日报》刊发了江泽民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放到了一起同时纪念。

(1)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和前一时期的文章相比,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2)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与表中的前两个时期的文章相比,更突出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产生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五十周年的纪念讲话,又增加了什么新视角?结合上述材料内容,请你较为全面、客观的表述抗日战争的性质。
(4)上述材料说明,在研究、评价历史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015-03-23更新 | 409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