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竺可桢在日记里写道,“五月廿六日星期四。下午三点起微雨,子夜大雨。上海全部解放……解放军在路站岗,秩序极佳,绝不见欺侮老百姓之事。……守门之站岗者倦则卧地,亦绝不扰人,纪律之佳诚难得也”。该日记可用于研究(     
A.建国初经济的恢复情况B.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C.新生政权如何得以巩固D.党的工作重心转变的问题
2 . 抗日战争刚结束之时,国民党政权自认为是领导全国抗战胜利的功臣,蒋介石也被吹捧成“民族英雄”。但不到四年,国民党就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其根本原因是(     
A.国民党军事力量太薄弱B.国民党顽固实行消极抗战
C.第二条战线的建立D.国民党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2023-04-08更新 | 30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题
3 . 1948年的前八个月国民政府纸币的发行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这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国民党的反动政策,使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受到了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导致民不聊生;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在国内不断发生。这些现象
A.证明了国民党统治失败的必然B.推动了国共内战的全面爆发
C.反映了解放战争对经济的破坏D.加速了中共战略反攻的到来
2022-03-04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
A.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B.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
C.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
2019-05-28更新 | 812次组卷 | 45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是1949年4月23日发行的一份报纸的版面。它可用于研究
A.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构建B.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C.中共军事力量的战略反攻D.全面抗战进入反攻阶段
6 .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下列史实发生在西柏坡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②毛泽东做《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③毛泽东指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④中共中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6-30更新 | 26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某大科学家写了60年日记,对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解放军入北京城
C.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2017-03-07更新 | 50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0—2011学年山西省孝义三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会师大西北
2019-03-15更新 | 294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0—2011学年山西省孝义三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9 . 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的频率统计图,高一某班同学对其作了如下分析和解读,其中较为正确的是:
A.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毫无民主可言,所以“民主”出现频率直线下降
B.1945~1946年“民主”高频跟重庆谈判和重庆政协会议有着密切联系
C.1947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民主,所以“民主”出现频率下降
D.20世纪40年代,中国人民追求民主政治屡试屡败,国民党最终独裁
2019-06-15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泽东再次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纪念1644年李自成义军推翻明朝进入北京接着败亡的文章),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毛泽东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背景是
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B.北平政协召开,筹建新中国
C.毛泽东思想的形成D.中共七大召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