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在淮海战役期间,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五省出动的支前群众总数达到543万人,几乎是九个群众在支持着一个战士。这一情况的出现得益于(     
A.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B.土地改革激发了民众的革命积极性
C.民众爱国救亡意识的日益觉醒D.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解放战争期间的战争形势图,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据图可知,该事件的重大意义是(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B.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
C.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D.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
2023-02-20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强调在解放战争第三年,必须注意从国统区的城市工人和知识分子中吸收干部,后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又重申了这一主张。这些做法旨在(     
A.使全党认识到民主革命的艰巨性B.提高执政能力应对工作重心转变
C.争取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D.为土地改革和一五计划奠定基础
4 . 在太行山脚下最后一个中国革命农村指挥所,毛泽东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思想。毛泽东在这所“指挥所”(     
A.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提出了稳固抗战总后方的方案
C.绘制了新中国的发展蓝图D.开辟出了中国人民革命新道路
2022-11-01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昆一中空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的依据是(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C.中国社会的性质D.中国革命的任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淮海战役期间,后方人民群众用小推车这种落后的运输工具,克服重重困难,将300多万吨弹药物资、9.7亿斤粮食、156万斤油盐、86万斤猪肉及时送到前方,保证了战时的物资供给。这一材料说明
A.群众有克服困难的决心B.解放区经济不断发展
C.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高D.人民群众支持解放军
2022-01-2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会议着重讨论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
A.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B.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
D.从个体农业社会到集体工业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     
A.迫使国民党军队停止全面进攻B.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
C.开始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2021-02-01更新 | 898次组卷 | 3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昆一中空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实行无后方作战和围魏救赵战法,直捣国民党军战略纵深大别山地区,调动和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于自己的周围,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材料中的事件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粉碎了国民党全面进攻
C.保证了淮海战役的胜利D.改变了国共兵力的差距
2021-02-01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