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世界历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发展及中美关系的关注而受到世人的瞩目。194927日,毛泽东首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上,图中毛泽东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材料二   19501211日《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RED CHINA'S MAO。周刊封面的基调为红色,在人物的周围还画有许多红色的蝗虫。

材料三   197226日《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Nixon's Ch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其中,Odyssey(旅行)在英文中是一个具有积极乐观含义的单词。



(1)据材料一,《时代》周刊为什么选择毛泽东作为封面人物?你怎样理解图中的“民主统一”?其实现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周刊的封面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 . 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2019-06-08更新 | 10734次组卷 | 109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9年2月,解放军某部侦察营来到长江北岸进行刻苦训练,战士们都由“旱鸭子”变成“水鸭子”,多次成功渡江侦察敌情。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
A.打倒北洋军阀
B.取得长征胜利
C.发起平津战役
D.顺利解放南京
2019-04-15更新 | 406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进行了重庆谈判;解放战争临近尾声之际,国共之间又展开了一场北平谈判。这两次和谈的相似之处是:
A.民主党派在谈判中起了关键作用
B.分别达成了建国和和平计划
C.中共为争取国内和平而参加谈判
D.国民党的军事优势已经丧失
6 . 下图显示的中国革命圣地与选项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B.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C.③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④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
7 . 下图是辽沈战役的示意图,关于此战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术上分割包围东北敌军
B.攻占沈阳后东北全境解放
C.长春的被困守敌全部投降
D.三大战役中歼敌数量最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是近代中国的一些革命口号。这些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2016-11-27更新 | 94次组卷 | 29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变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这里的三大战役是: ( )
①渡江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辽沈战役             ④平津战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记录了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与北平国民党守军换岗的情景。这一事件意味
A.国共和谈的成功
B.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C.平津战役胜利,和平解放北平
D.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