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在某次战役中,地方党政组织动员了90多万民工,精挑细选了5000多名技术好的船大做水手,驾船扬帆;当地渔民不但献出了自己的木船,同时还上船划桨,一夜过江七八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奉献,这场战役就不可能成功。该战役的背景是
A.革命中心发展到长江流域B.战略反攻序幕正式揭开
C.国民党主力军已基本消灭D.北平即将实现和平解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7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毛泽东作出此判断的背景是(  )
A.解放区军民不断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B.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C.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D.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毛泽东曾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你们应当迅速准备提早入闽,争取于6、7两个月内,占领福州、泉州、漳州及其他要点,并准备相机夺取厦门。”据此推知,这一指示发出的主要背景是
A.淮海战役的胜利B.《双十协定》的签署
C.渡江战役的胜利D.战略反攻序幕的揭开
4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找通往伟大复兴光明道路的脚步从未停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无限光明、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洋人已让满清士大夫们饱尝到了“利器精兵,百倍中国”的厉害。自强之计,首重武备,这是当时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少数先知先觉者的共识,发展军工转而促生洋务派对教育的关注,由教育再及于民用工业之建设。但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千头万绪,牵连甚多,洋务派未尝拿出一个全盘计划,而是在摸索走向近代化的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

——邵达《华夏史录(下)》

材料二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各野战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同志们,南方各游击区人民解放军同志们:

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已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所拒绝。……我们命令你们:(一)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推动实现一九四九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祖国完全统一的时和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

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洋务派推行“洋务新政”的目标,分析“洋务新政”的意义与失败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发布的历史背景,指出这一命令发布当天所采取的军事行动,并简述这一军事行动的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指出为“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所颁布的法律。祖国完全统一的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请从经济保障和民心所向的角度加以简要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7年8月,毛泽东在给陈毅、粟裕等人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总的意图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使我内线获得喘息机会,以利持久。”这一指示的背景是
A.东北全境得到解放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开始打响D.敌我力量发生逆转
6 . 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向全国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宣言响亮地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还宣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项基本政策。这一宣言颁布的历史背景是
A.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节节胜利B.人民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D.中国共产党正在酝酿成立新中国
2021-02-1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公开发表,首次明确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其背景是
A.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B.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
C.东北全境获得了解放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已完成
8 .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与此无关的是
A.背景是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B.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
C.会议提出工作重心的转移D.体现了中共强烈的使命意识、忧患意识
2019-12-1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8年8月7日召开的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一次大会,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它是一个临时性的,而且也是华北一个地区的。但是,它将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和雏形。”这次大会
A.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B.背景是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C.奠定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D.体现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
10 . 1949年4月20日,和谈既已破裂,任务终了,别人不回去可以,作为首席代表的张治中坚持回南京复命。周恩来得到消息后当即赴六国饭店和张治中谈话。此史实发生的背景是
A.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
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呼声高涨
C.国民党撕毁了“双十协定”
D.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发生扭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