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7 道试题
1 . 毛泽东在其著作中写道“人民是什么?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实行独裁。”此文发表的背景是
A.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B.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C.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胜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018-05-08更新 | 25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6届江西南昌二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其中的“第三次反思”是在
A.解放战争胜利后
B.新中国成立后
C.1954年宪法颁布后
D.“文化大革命”后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书法家姚强庆祝建党九十华诞的作品:“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

(1)指出材料中与中共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
(2)材料中“燎原烈火向天明”与“宝塔擎旗进北京”之间有何关联?
2018-05-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 高一历史
5 . 1949年初,三大战役取得胜利,解放战争胜利在望。当时有党外人士认为,共产党也难以走出“历史周期律”(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有信心走出“历史周期律”,其信心主要来源于
A.组建联合政府B.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建立统一战线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018-04-27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陈毅在《吟反攻形势》中写道:“江汉飞传刘邓捷,……辽吉猎虎布火雷。”诗句反映的主要史实有
①挺进大别山
②平津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辽沈战役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842年6月,英国军舰闯入长江,进攻吴凇炮台。两江总督牛鉴闻风逃遁,守军士气大受影响;江南提督陈化成率部抵抗,英勇牺牲,宝山、上海相继陷落。英军溯长江西上,进攻镇江,爱国官兵虽然奋勇抵抗,但终究不敌,镇江失守。8月,英舰进抵南京江面,清政府妥协,被迫签下屈辱的城下之盟——《南京条约》。至此,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

——摘编自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准备发起渡江作战,英国海军远东舰队“紫石英”号护卫舰无视解放军关于外国舰船撤离长江期限的公告,闯入解放军前线预定渡江江段,遭到解放军炮击,受重创而搁浅。英国又紧急派出三艘军舰前来救援也被解放军炮兵击退。“紫石英号被扣,直到7月底才趁夜逃走……经此事件,再加上出于维护自己在香港利益的需要,1950年,英国在西方阵营中第一个承认了新中国。

——摘编自百度网下载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针对1842年和1949年英国军舰在中国长江江面上的侵略挑衅行为,中国军队的相同反应和不同结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842年和1949年中国军队军事斗争结果不同的原因。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正为三民主义的信徒,秉承国父的遗教,本不愿在对日作战之后再继之以剿匪的军事,来加重人民的痛苦。所以抗日战争甫告结束,我们政府立即倡举和平建国的方针,更进而以政治商谈、军事调处的方法解决共党问题。不意经过了一年有半的时间,共党对于一切协议和方案都横加梗阻,使其不能依预期的步骤见诸实施。而最后更发动其全面武装叛乱,危害国家的生存。我政府迫不得已,乃忍痛动员,从事戡乱。

——蒋介石1949年《元旦声明》


材料二 回忆三年前,当抗战胜利的初期,由于人民需要休养生息,由于国家需要积极建设,由于各党派对国家和人民需要尚有共同的认识,我们曾经集会各方代表和社会贤达于一堂,举行过政治协商会议。经过三星期的努力,更多谢杜鲁门总统的特使马歇尔先生的善意调协,我们也曾经商定了一个和平建国纲领和解决各方争端的具体方案。假如当时我们能将各种方案及时实行,试问今日的中国应该是如何的繁荣,今日的中国人民应该是如何的幸福啊!可惜当时各方既未能完全放弃小我的利害,全国人民亦未能用最大的努力去促进这个和平运动的成功,遂致战祸复发,生灵涂炭。

——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孙科1949年元旦广播演说


材料三 在八年抗战(今称十四年抗战)之后,继之以三年之内战,不仅将抗战胜利后国家可能复兴之一线生机毁灭无遗,而战祸遍及黄河南北,田园庐舍悉遭荒废,无辜人民之死伤成千累万,妻离子散啼饥号寒者到处皆是。此一惨绝人寰之浩劫,实为我国内战史上空前所未有……中共方面所提八项条件,政府愿即开始商谈。

——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1949年1月22日声明


材料四 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在我国能力所及的合理范围之内,我们所做的以及可能做的一切事情,都无法改变这种结局;这种结局之所以终于发生,也并不是因为我们少做了某些事情。这是中国内部各种力量的产物,我国曾经设法去左右这些力量,但是没有效果。

——美国国务院《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 (1949年8月5日)


请完成:
(1)材料一、二、三中谈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概括总结蒋介石、孙科、李宗仁对这个问题的各自看法。
(2)简略介绍前三则材料产生的背景。
(3)依据史实对材料一、二的观点加以批驳。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2018-04-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威市第四中学高一历史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一位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为题材,绘制了一幅示意图(下图),图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开天辟地”
②“理论成熟”
③“战略决战”
④“北伐风云”
⑤“星火燎原”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④②③⑤
D.①②④③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