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竺可桢在日记里写道,“五月廿六日星期四。下午三点起微雨,子夜大雨。上海全部解放……解放军在路站岗,秩序极佳,绝不见欺侮老百姓之事。……守门之站岗者倦则卧地,亦绝不扰人,纪律之佳诚难得也”。该日记可用于研究(     
A.建国初经济的恢复情况B.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C.新生政权如何得以巩固D.党的工作重心转变的问题
2 . 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的频率统计图,高一某班同学对其作了如下分析和解读,其中较为正确的是:
A.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毫无民主可言,所以“民主”出现频率直线下降
B.1945~1946年“民主”高频跟重庆谈判和重庆政协会议有着密切联系
C.1947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民主,所以“民主”出现频率下降
D.20世纪40年代,中国人民追求民主政治屡试屡败,国民党最终独裁
2019-06-15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2周年。我国多地纷纷以各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人类社会对待历史悲剧的正确选择。某校高中学生也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请你参与到活动中去。
(1)请你为此次年级活动拟定一个简明适宜的主题。
(2)南京大屠杀发生于哪一年?其实,早在1894年日本已经对中国进行过一次残忍的大屠杀,请写出那次大屠杀的地点。
(3)南京,这个城市在中国近代史上屡屡出现,几乎成了近代中国的缩影。请你列举除了南京大屠杀以外在此发生的两件历史大事,并各作50字左右的简介。
(4)南京大屠杀是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中的一次悲剧,好在最终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同学们对胜利的原因十分感兴趣,于是上网查找到了下面一则资料,请你认真阅读后作出评论。

抗日战争战胜利后的元宵节,重庆一家报纸就抗战胜利的原因出了一个谜语,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最后的谜底答案丰富多彩:屈原、苏武、蒋干、共工……当时的解释分别是“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苏联出兵”、“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的功劳”……这些答案和解释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胜利的原因。

2019-06-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解放战争期间,英国驻华外交官表示:“无论我们在阻止共产主义之流在中国推进方面显得多么无能,我们都不能放弃保护英国利益的斗争。如果碰巧有机会能促进英国的贸易,我们当然不能因为担心‘赤化’我们的双手而不去把握这一机会”。这体现了英国在国际关系中
A.追随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
B.采取反对共产主义的顽固态度
C.坚持意识形态高于一切的原则
D.遵循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