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挺立潮头,最终夺取革命胜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西江月·收起义》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战端初启时,日本统治阶层认为只消一个月日军便可“凯旋班师”,但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直接推动,中国出现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并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使日本法西斯企图迅速征服中国的狂妄野心彻底破产了。

——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三   经过了东北的辽沈战役、华东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的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

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

——摘编自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霹雳一声暴动”指的是什么事件?之后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2)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旗帜、推动者及其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中所提及重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能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

2 . 读诗回答问题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春愁》


(1)作者写这首诗是在哪一年?
(2)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1945年台湾回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分离,原因是什么?
(5)谈谈你对台湾问题的展望。
2018-12-11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吉林省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次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大革命。在政治上颌思想上使人们获得了很大的解放。顽固守旧的堤防被打开了一个大缺口。尽管在往后的年代里接连出现复辟或变相复辟,令人感到迷惑不解,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毕竟是不可抗拒的。

——摘编自黎澍《辛亥革命几个问题的再认识——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


材料二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本质是一步步地有限地推进近代化,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行民主主义(资本主义)之新。在19世纪中晚期,中国在推动变革的道路上有三次革命高潮以不同的斗争方式,程度不等地推动或体现了新陈代谢的历程。

——摘编自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革命”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次革命高潮及革命对象。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如何认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018-03-2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进行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摘编自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中中国“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的观点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7-11-1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红军长征胜利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毛泽东在1935年写下《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而今迈步从头越”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3)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讲:“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材料中“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是指?为了走好“革命以后的路”党在新中国建立初期采取了哪些有益的经济举措?

(4)在刚刚过去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卓有见地地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新长征之路。”“新长征”的内涵是什么?

(5)综上所述,谈谈新时期的中学生应怎样弘扬长征精神?

2017-05-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高二学业水平模拟(四)历史试卷
6 . 近期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的历史性会面,有利于推进国共两党的友好合作和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国共两党曾经有亲密的合作,也有激烈的对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2)土地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分裂对峙。毛泽东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中国的革命道路问题的?
(3)第二次国共合作能够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列举国共合作的表现。
(4)在国共第二次合作关系破裂后,中共领导人民进行了解放战争。指出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性事件。解放战争对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关系有何影响?
(5)综合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谈谈你的认识。

7 . 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即弹压惩办。

——《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

材料四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终于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五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1919年5月,而是贯穿在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五四运动和由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使反帝反封建的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2004年5月4日,在全国举行了“继承五四传统,弘扬民族精神”18岁成人宣誓仪式,中学生们庄重宣誓:“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综合新华网信息

请回答:

(1)概述材料一、二中,列强分别获得了哪些特权?概述材料三对中国的影响。

(2)分析材料四中“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的原因。

(3)列举材料五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使反帝反封建的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的具体史实。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17-04-0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规律提炼题组:“历史比较法”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方法。它是指将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概念,进行比较对照、判断异同、分析缘由,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现代西方民主制度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一方面是古希腊古罗马民主原则和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天赋人权”思想和“三权分立”原则……美国建国初期,联邦党人又进一步提出“制衡”原理。启蒙思想者提出“三权分立”原则主要是基于人性恶和权力恶的假设,他们认为只有实行权力分立、以权制权才能防止权力滥用……但事实上,有些国家如英国并不是严格的“三权分立”。而是议行调和,就连标榜实行严格意义上的“三权分立”的国家美国也发生了嬗变,出现了行政扩张,立法权式徽和司法权的政治化,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     
—李振通《如何看待西方民主制度》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述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形成的条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美图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的理解。
(2)比较两种版本,指出对抗日战争初期表述的不同之处。你如何看待两种不同的表述?
(3)依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编写四个“历史比较类”试题,不必做答
2016-01-11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天津静海一中高三上期12月调研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