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面示意图)


                    1926年初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材料三所说的“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是指哪次军事行动?其次,“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2021-01-2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高级中学等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沈阳、锦州地形交通示意图


材料二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与人民解放军人数变化表(单位:万人)

国民党共产党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430120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面反攻373195
人民解放军三大战役开始前夕365280
辽沈战役结束290300
渡江战役结束149400

——引自胡华主编《中国革命史讲义》


回答
(1)从地理条件和哲学上看,辽沈战役中,解放军为什么要首先攻占锦州?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辽沈战役的意义。
2021-04-1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启东中学-中国共产党党史 50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