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1919年、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那些在十几年前把欧美作为中国改革的榜样和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热切地期待着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然而,当和平缔造者们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时,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了。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1750年至今)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年(部分)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青年知识分子对“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的期待,简述“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的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民国时期的“总统府”,现已被建设成中国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这是我国目前最高级别.保存最完好的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

材料二   有学者说,从历史价值和政治价值上来讲,“总统府”要超过北京的故宫。


请回答
(1)近代史上,太平天国政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这里颁布过哪两部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著名文献?
(2)列举近代史上在这里所发生过的反对或摧毁封建统治的三件重大历史事件。
(3)为什么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彻底完成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3 . 下列四幅图片是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2)图一、图二的共同点是什么?各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根据图三、图四提供的信息,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图四之后中国发生什么大事?
2019-08-05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4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挺立潮头,最终夺取革命胜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西江月·收起义》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战端初启时,日本统治阶层认为只消一个月日军便可“凯旋班师”,但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直接推动,中国出现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并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使日本法西斯企图迅速征服中国的狂妄野心彻底破产了。

——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三   经过了东北的辽沈战役、华东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的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

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

——摘编自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霹雳一声暴动”指的是什么事件?之后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2)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旗帜、推动者及其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中所提及重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能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列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2)图三这一历史事件取得胜利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18-12-0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仔细阅读下图,完成问题:

(1)该图反映了怎样的战略形势?

(2)这一形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

(3)概括这一形势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2018-10-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市统测模拟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们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材料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材料三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走向全国的胜利。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请完成:

(1)材料一中提出了什么作战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背景怎样?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解放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全国性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是哪里?为何作出这一选择?

(4)材料三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中的转折点又指什么?

2018-07-3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
8 . 下面是毛泽东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


请完成:
(1)“三年来”从哪一年开始?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此间人民革命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2)“三十年来”以什么事件为起点?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3)“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此后为争取独立,中国人民开展了哪些反帝斗争(三件)?
2018-07-1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宣威民族中学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书法家姚强庆祝建党九十华诞的作品:“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

(1)指出材料中与中共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
(2)材料中“燎原烈火向天明”与“宝塔擎旗进北京”之间有何关联?
2018-05-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 高一历史

10 . 著名画家米谷绘制了蒋介石在1947年、1948年和1949年的不同形象,高度概括了蒋家王朝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打击下迅速土崩瓦解的史实。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蒋介石三个时期不同的形象分别说明了怎样的内战形势?

(2)造成蒋介石1948年形象的原因是什么?

(3)读此图,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2018-04-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宜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