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步走”战略

材料   中国特色分步走战略形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才得以完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围绕四个现代化作出了两步走的战略设想,为后来三步走战略提供了探索基础和经验借鉴;改革开放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2017年,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三阶段”战略部署,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邹祥勇《中国特色分步走战略的历史演进与启示》

请从中国革命、建设或改革三个历史事件中任选一个自拟题目,并结合具体史实对中国“分步走”发展战略进行论述。(要求:题目醒目,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条理)
2 .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历史图片是历史事件的直观反映和记录。下列不同时期的历史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百年奋斗历程。

图一: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北京青年学生上街游行

图二:1921年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闭幕

图三:1928年朱德率部和毛泽东所部井冈山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图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领导东北人民革命军同日军作战

图五: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

图六: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图七:1956年各地民众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图八:1979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施“大包干”,拉开农村改革的序幕
图九: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请任选材料中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图片,提炼出一个共同的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至少选取两幅图片,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915日,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该博物馆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基本陈列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其中“文明起源”涵盖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肇始文明曙光的进程,“宅兹中国”主要涵盖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大国一统”讲述自秦统一全国后的历史,“和融万方”聚焦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民族觉醒”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救亡图存历史。从远古发现到仰韶文化,从二里头遗址到《湘江评论》,中国考古博物馆以立体方式,讲述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发展壮大的历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近代,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全景方式,呈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从文明起源到民族复兴,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宏大叙事方式,展现中华民族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的历程。

任意选取中国考古博物馆的某一陈列专题,结合史实谈谈这一专题的观后感。(要求:明确所选取的陈列专题,须有史实依据,解释合理,逻辑清晰)
2023-11-22更新 | 178次组卷 | 8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学术联盟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先驱,提出并发展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坚持统一战线政策,坚持艰苦奋斗精神,在民族复兴道路探索史上留下伟大遗产。民族复兴道路探索史的起点是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革命派首次自觉地把握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主题,推动了民族复兴的道路探索进程。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提供历史启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必须团结中国人民英勇奋斗,必须在长期奋斗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摘编自李坤睿《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8-3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戴爱平杨飞《“红色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变迁史》


上图所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在各地的“红色首府”。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道路决定命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任举两个“红色首府”说明即可,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2-22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九一二年暑假中,我寄居在湘乡驻省中学学生宿舍,实行自学。每天到三里之外的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我在湖南省立图书馆第一次看到了世界大地图。世界真正大呀,世界既大,人就很多,每一个活人都要生活,既要过物质生活,还要过文化生活。据我看,一般人的生活应该是过得幸福的,但我在韶山、湘潭和长沙见到的,广大人民的生活是痛苦的,缺衣少食,挨冻受饿,目不识丁,做一世的文盲,还常常被地主、豪绅和贪官污吏勒索压迫,被卖被杀。为什么广大人民的生活过得这样痛苦呢?在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广大人民的痛苦生活不会变成幸福的生活。因此,我总觉得我们青年的责任极其重大。我想到这里,就下定这样的决心:我将以一生的力量为痛苦的人民服务,将革命事业奋斗到底。所以这回在湖南省立图书馆的半年自学是我读书历史中值得纪念的半年。

——毛泽东自述《我的半年自学经历》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围绕“时代与责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1-0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一:1933年《选举运动》。该画赞扬了苏区的民主选举运动把“贪官”和“官僚”分子扫出苏维埃的大门,维护苏维埃政府的党风廉洁。

图二   1939年《打仗、学习与生产合一》。该画中除了一位端着武器的战士外,还有一位正在聚精会神读书的战士,旁边还放着耕田的农具,表现出打仗、学习与生产合一的一种状态。

图三   1946年《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该图生动地反映了解放军的战略战术,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国民党军队占领的解放区越多,等于背上的包袱就越重。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内容,以“政权建设”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题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部分重要会议和中共中央所在地的主要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中凝练出一个主题,并围绕主题展开阐述。(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如此形容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革命:革命一旦启动,前一次的成功,会激励后一次的继续;前一次革命为后一次革命“预留”了空间,后一次革命在前一次革命的基础上推进,如高山滚石,越滚越急,越滚越猛。下图为这一进程的简单图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0 . 中共中央驻地的变化。

材料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直至新中国的成立,中共中夫驻地曾不断迁移。

中共中央驻地变化情况简表(部分)

驻地时间驻地时间
上海19217月—192210瑞金1933年春—193410
广州19236月中央三大前—19239瓦窑堡193512月—19367
上海19239月—19274延安19371月—19473
武汉19274月—192710西柏坡19473月—19493
上海1927101933年春北京19493月开始迁往

——据林录《中共中央驻地变化情况》

近代以来,中共中央驻地发生了多次变化,从材料中选取一个有关中共中央驻地变化的信息,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分析。(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2-07-06更新 | 376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模拟调研(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