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毛泽东能够成为《时代》周刊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A.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引发中国社会巨变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C.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

2 .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它不仅见证了近代中华民族屈辱与沉沦,也见证近代中国人民的奋起与抗争。1949年4月,南京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也迎来了它的新生。

请你以“屈辱”、“抗争”、“新生”三个主题为线索,分别说明在近代南京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最少写五个历史事件,包括时间、简要情况)

(1)屈辱与沉沦:

(2)奋起与抗争:

(3)解放与新生:

2018-10-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共关系”的专题讨论,请你加入他们的活动。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内容
项目共产党主张与活动国民党主张与活动国共关系结果
1921年7月1927年7月A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合作发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8月1937年7月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进行长征;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驱逐日寇出中国。国民党“围剿”红军;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国共对峙红军长征胜利。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关系由对峙走向合作。
1937年7月1945年8月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坚持抗战,反对投降。承担正面战场抗战任务;后期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BC
1945年8月1949年10月前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实行民主政治进行解放战争。在美国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战争状态D

(2)根据上述探讨发现:
A.导致国共关系不断变化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B.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创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3)通过这一活动你有什么感想?
2019-09-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兴平市秦岭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6-17高一上·广西柳州·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近年来,“红色旅游”成为大众最热门的旅游产品之一。若要选一条能够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旅游线路,应是
A.山东曲阜孔子庙——圆明园遗迹——革命圣地延安
B.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北京故宫——孙中山先生纪念馆
C.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圆明园遗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D.北伐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西柏坡——北京天安门
2016-12-13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如果要对学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认为下列哪一条路线最合适(     
A.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北京故宫——孙中山先生纪念馆
B.北伐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西柏坡——北京天安门
C.山东曲阜孔子庙——圆明园遗迹——革命圣地延安
D.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圆明园遗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6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理论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A.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提出了促进全国革命胜利的方针
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
D.强调了党的工作作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英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的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一场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支持着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他的看法                       
A.带有强烈的大国沙文主义的色彩B.揭示了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
C.是冷战思维的体现D.反映了抗日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
8 . 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B.中共七大C.七届二中全会D.十一届三中全会

9 . 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mot).ernity)和“传统”(trA.D.ition)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a民主化,b法制化,c工业化,d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2)材料二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4)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10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国家进步前赴后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平天国与近代化

正方: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要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因此,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反方:鸦片战争后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时代潮流而太平天国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天国,对中国的近代化没有积极作用。

材料二1911年、1919年与1949年有人主张,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开始,一直延续下来。这种主张不仅模糊了社会性质的

不同,也掩盖了1949年这个时间的极端重要性。还有人主张,中国现代史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这种主张貌似重视辛亥革命,却忽视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较之辛亥革命具有更为重大的历史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问题》(2009年11月20日)

(1)你同意材料一中哪个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2)为什么说将1949年作为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比另外两个时间作为现代史开端更准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