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1948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人民政权——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根据《华北人民政府组织大纲》设立了民政部、司法部、劳动局、财经委员会、法院等工作机构。华北人民政府的成立
A.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B.丰富了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C.标志着中共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D.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做出有益探索
2 . 费正清(美)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这两种梦想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实现的时间分别是
A.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国民大革命结束B.中国近代阶级矛盾、土地革命时期结束
C.中国近代的民族矛盾、抗日战争胜利结束D.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解放战争结束
2021-09-17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2期)-专题0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 . 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暴露了美国政府“出钱出枪”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借以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的阴谋。毛泽东连续撰写《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等六篇文章,揭露美国对华政策的帝国主义本质。据此可知,毛泽东意在
A.宣告美国政府扶蒋反共政策失败B.强化中国与苏联的同盟关系
C.“坚定军民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D.加快解放战争战略决战胜利
2021-08-29更新 | 443次组卷 | 6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中国近代史-考点07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1937-1949)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民主同盟大事记(1941-1949年)

19413月,民盟在重庆成立,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政治主张是“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加强国内团结”。并参加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宪政运动。

19449月,正式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发表政治主张,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

194510月,民盟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反对独载,要求民主;反对内战,要求和平”的政治主张。

19461月,民盟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民盟与中共代表团密切配合,力促会议成功。与此同时,参加和支持学生民主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尤其是在反对国民党非法召开“国民大会"的斗争中,民盟与中共一致行动。

194710月,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11月,民盟总部被迫解散。民盟地方组织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

19481月,民盟公开宣布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

19499月,民盟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工作。

——摘编自《中国民主党派史》


(1)据材料,概括民盟的政治活动主题发生了哪些转变?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转变的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民盟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2021-08-23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中国近代史-考点07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1937-1949)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
2021-08-0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学业水平考试必修一判断题专项训练01(人教版)
2021高三上·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人们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不管是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还是其他许多兄弟民族,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在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谁能够领导人民抵抗外来的侵略,把祖国从危难中拯救出来,谁就能够取得人民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支持;否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这是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钥匙。中国人民正是在实际生活中一步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

-引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而使中华民族“聚结成一个整体”的标志,列举蒙古族和回族“抵抗外来的侵略者”的典型事例。简述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及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②材料三中的“钥匙”指的是什么?从这一视角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扼要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对国内外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
2021-07-29更新 | 176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0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7 . 在中共召开的某次重要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提醒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下列各项中,与此吻合的是
A.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政治和思想基础
B.会后迅速展开了筹建新中国的准备工作
C.规定国家性质为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D.成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2021-06-07更新 | 395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08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8 . “中国精神”主要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中与地图中④相对应的“中国精神”是:
A.“铁人精神”B.“特区精神”
C.“延安精神”D.“西柏坡精神”
2021-06-07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08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9 .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毛泽东有关工作重点转移论断的依据是
A.国民党军队主力的基本消灭
B.中共结合实践首次提出的重要论断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提升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10 . 1949年6月,上海英商电车公司计时员王振国按规定请假时,遭到英国查票员麦达生的殴打,执勤警察把麦达生带到公安分局并依法将其拘留,后来麦达生被公司革职回国。这一事件的结局反映出
A.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大提高B.西方列强在华特权遭到否定
C.国民政府收回列强治外法权D.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
2021-06-05更新 | 3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小卷-专项08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