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在全国的统治确立,新政权在彻底铲除、肃清中世纪制度残余、扫除妨碍俄国一切文化发展和一切进步的障碍方面,较为彻底的完成了革命任务。正如列宁所说,“从对人民的深远影响来看,我们所做的这种清除工作比125多年前的法国大革命要坚决、迅速、大胆、有效、广泛和深刻的多。”据此可知,苏俄
A.社会主义革命远比法国革命激烈B.已经建立了相对较为民主的国家
C.社会主义革命经验为他国所借鉴D.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残余仍存在
2 .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颁布《和平法令》,建议各参战国立即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翌年3月,苏俄政府单独与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割让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给德国,并赔款60亿马克。这一变化说明(   
A.形势变化影响政府决策B.党内妥协势力占据上风
C.没有认清世界大战本质D.苏维埃政权性质的异变
2021-03-13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20届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苏联兴亡史》指出:“应该看到,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不是充分具备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然而,十月革命却取得了胜利。这说明
A.十月革命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B.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脱离实际的
C.十月革命是无组织无准备的成功冒险
D.应将革命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2021-03-11更新 | 507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等三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巩固苏维埃政权
2021-01-27更新 | 254次组卷 | 86卷引用: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5 . 列宁指出:“这是已经上升到执掌俄国政权地位的新阶级,即资本主义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早已统治着我国。”这一论述阐明了
A.专制政权垮台的合理性B.临时政府成立的必然性
C.工农苏维埃革命的目标D.俄国社会矛盾激化的根源
2020-11-24更新 | 20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2021届高三新高考11月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6 . 列宁曾将十月革命的主观动机设定为“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晚年,他又重新诠释其实际功能,其中包括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
A.超越无产阶级革命范畴B.逐渐修正了既定目标
C.造成了广泛的世界影响D.实现了东方非殖民化
2020-10-25更新 | 605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1922年4月,列宁在(政论家短评)中已经看出,苏维埃俄国要与世界上“一些比较先进的,比我们富庶千百倍,在军事上强大千百倍的国家”并存。这种并存同时也意味着苏俄必须“单干”,即单独在一个落后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
A.走工农相互结合的道路B.倡导新体制的转换
C.冲破世界主流政治道路D.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8 . 1920年10月,瞿秋白以记者身份赴俄考察并报道:世界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有了“极伟大的苏俄(联)国家做他的武器和工具”,能够组成“国家的权力”,"来进行解放一切被压迫被剥削者的革命事业了”。这一报道强调了
A.各国无产阶级联合斗争的必要B.俄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十月革命为各国指明正确道路D.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革命时代
9 . 据统计,1917年7月的莫斯科杜马选举中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得票率达70%,但在同年9月的选举中他们的得票率下降至18%,这种情况在彼得格勒和俄罗斯其他工业中心同样出现。这一形势下
A.封建专制统治趋于覆灭B.社会主义革命即将爆发
C.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D.无产阶级队伍开始壮大
10 . 道路选择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西部的主要城市已经有了大工厂和相当庞大的工人阶级队伍,其中大约250万工人从事大规模制造业和采矿业……超过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大多数的农民生活困苦,对拥有土地的贵族,对沙皇政权,怨恨重重,因此,在反对旧政权的斗争中,有可能充当工人阶级的同盟军。

——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

材料二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红军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用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俄国革命有哪些有利条件。这些条件决定了俄国走上了怎样的革命道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井冈山精神中的“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是如何体现的。俄国和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