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17年3—4月,全俄有1/4的工业城市建立起了工人赤卫队,到7月在50%的城市有了赤卫队,到10月全俄工业城市赤卫队员总数达20多万人。这可用来说明,当时俄国(     
A.无产阶级人数增加B.遭受国外势力武装干涉
C.沙皇专制统治瓦解D.社会主义革命日渐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19年7月25日《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取消帝俄时代与中国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宣言最后称:“如中国人民,因吾等之提议,愿意为一种自由之民,而逃免于巴黎和约所陷中国之厄运,深望与俄国农民工人及赤军相提携,为自由而力战!”中国各界联合会等社会团体纷纷复函苏俄,表示欢迎。该宣言
A.利于公理彻底占胜强权B.推动北洋政府承认苏维埃政权
C.使协约国开始敌视苏俄D.使苏俄式共产主义形象正面化
2022-05-06更新 | 618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最后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俄历二月到十月,布尔什维克党迅速强大起来并最后夺得了政权。这几乎是个跃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又有客观的机遇性。总的一句话是,布尔什维克党是在符合民情、顺乎民意、得乎民心的情况下取得政权的。关于这个机遇问题,列宁后来在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上作过生动的说明:“在十月的时候,我们恰好碰上了这样一个时机,我国革命恰好碰上了一个幸运的时机。”

——摘编自闻一《俄罗斯通史》

材料二   十月革命开辟了俄罗斯文化的崭新时代,俄罗斯文化经历长期的发展积累了悠久的传统文化,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政权,十分注意保护和继承俄罗斯传统文化。苏维埃政权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各民族的文化得到重视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文化组织,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建立和发展。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到20世纪40年代,社会主义文化在苏联建立起来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取得十月革命胜利有其“客观的机遇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建立的社会主义文化。
2022-04-30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2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十月革命后,列宁通过“文化下乡”,引导文化人才到农村教授知识,在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同时,还适时对农民进行政治教育和政治宣传,这一做法
A.确立了苏俄无产阶级政党的主导地位B.推动了苏俄国内工农联盟的快速形成
C.增强了农民保卫新生政权的自觉意识D.凝聚了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7年,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退位诏书写道,我认为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是使我们的人民紧密团结并团结人民的全部力量以加快取得胜利。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并就此宣誓绝不违背。这段退位诏书说明(     )
A.二月革命使俄国成功地完成了社会转型
B.俄国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C.沙皇专制体制的本质未发生丝毫变化
D.沙皇试图通过妥协方式维护君主制
2021-05-25更新 | 110次组卷 | 3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一位学者关于20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特点的分析,这些观点可以用来解释俄国
A.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B.资本主义经济的缓慢发展
C.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D.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2021-05-12更新 | 500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五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十月革命后,列宁强调说:“社会主义革命不会仅仅是或主要是每一个国家革命无产者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的斗争。不会的,这个革命将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一切殖民地和国家、一切附属国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战争。”这表明列宁
A.主张将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
B.旨在领导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D.号召无产阶级同本国资产阶级联合斗争
2021-05-12更新 | 691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在全国的统治确立,新政权在彻底铲除、肃清中世纪制度残余、扫除妨碍俄国一切文化发展和一切进步的障碍方面,较为彻底的完成了革命任务。正如列宁所说,“从对人民的深远影响来看,我们所做的这种清除工作比125多年前的法国大革命要坚决、迅速、大胆、有效、广泛和深刻的多。”据此可知,苏俄
A.社会主义革命远比法国革命激烈B.已经建立了相对较为民主的国家
C.社会主义革命经验为他国所借鉴D.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残余仍存在
9 . 《苏联兴亡史》指出:“应该看到,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不是充分具备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然而,十月革命却取得了胜利。这说明
A.十月革命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B.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脱离实际的
C.十月革命是无组织无准备的成功冒险
D.应将革命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2021-03-11更新 | 507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等三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巩固苏维埃政权
2021-01-27更新 | 254次组卷 | 86卷引用: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