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俄历二月到十月,布尔什维克党迅速强大起来并最后夺得了政权。这几乎是个跃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又有客观的机遇性。总的一句话是,布尔什维克党是在符合民情、顺乎民意、得乎民心的情况下取得政权的。关于这个机遇问题,列宁后来在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上作过生动的说明:“在十月的时候,我们恰好碰上了这样一个时机,我国革命恰好碰上了一个幸运的时机。”

——摘编自闻一《俄罗斯通史》

材料二   十月革命开辟了俄罗斯文化的崭新时代,俄罗斯文化经历长期的发展积累了悠久的传统文化,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政权,十分注意保护和继承俄罗斯传统文化。苏维埃政权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各民族的文化得到重视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文化组织,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建立和发展。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到20世纪40年代,社会主义文化在苏联建立起来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取得十月革命胜利有其“客观的机遇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建立的社会主义文化。
2022-04-30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2022届高三考前押题卷历史试题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俄历1917年10月26日,列宁亲自起草并颁布了一项和平法令,即“布尔什维克政府呼吁所有交战国家和政府尽快开始公平、公正、民主的和平谈判,同时还号召各国人民不要完全遵从政府的意愿,要直接参与到自己国家的政治斗争中。”1917年12月3日,苏俄单方面同德国开始了停战谈判。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布哈林为代表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帝国主义继续世界大战。谈判陷入僵局,德军趁此大举进攻苏俄。1918年2月18日,苏俄中央委员会举行了紧急会议。会上最终通过了列宁的主张,同意与德国签约。3月3日,《布列斯特和平条约》正式签订。和平协议的最终结果是俄罗斯退出战争。虽然这个和约给俄罗斯造成巨大损失,但是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仍然被认为是外交上的一大胜利。

——卢伟《1918年俄共(布)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和平条约》的主观与客观因素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列斯特和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布列斯特和约》的影响。

2017-06-0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综历史试卷
3 .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共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
(3)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型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

材料四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4)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
材料五       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和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摘自建国初期民盟主席张澜的一次讲话


(5)材料五中的“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具有怎样的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