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国际、第二国际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25年英国爆发了波及全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连续四五年,经济萧条,群众不满情绪日益增长。1830年银行家阿特伍德、激进分子普莱斯等在伦敦组织伯明翰政治联盟协会,参加者除工业资产阶级外,也有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他们在工业城市举行盛大的群众大会。1832年上议院被迫同意下议院通过的改革法案,其历史意义在于工业资产阶级加入了统治英国的贵族、资产阶级同盟。由于财产资格的限制,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都没有选举权。议会改革之后,英国工商业走向繁荣。但是工人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水平却每况愈下。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提出了“成年男子均有选举权”“取消对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议员应有薪给”等要求,被称为“人民宪章”。全国各地举行示威大会。在运动中和运动后,政府被迫做了让步,通过了1842年的矿井法案和1847年的十小时工作制法案。

——摘编自范存忠《英美史纲》

材料二:知识阶层的结社在戊戌维新时期已出现第一个高潮。进入新政时期,因俄国不肯按约撤兵,冀图霸占中国东北而触发了拒俄热潮;因美国排斥华工,各地商会纷纷联手抵制美货,如此等等的救亡活动令各种报刊和团体如雨后春笋。再加上为推行新学制而广为组织的教育会,终究卷进社会浪潮,大都变为代表知识阶层利益的团体。至于各种专业性的组织和矢志追求自由民主的公开或秘密的团体,也乘清政府失控而崛起。

辛亥革命爆发,大部分地区政权转移几乎兵不血刃,各地商会功不可没。在民国建立后到1927年国民党夺得全国政权以前,各地商会除努力维持地方稳定外,几乎对每一项关乎自己利益的重大国事都敢于发表独立见解,而不怕冒犯政府。

——摘编自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结社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结社相比,近代中国结社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 . 第一国际建立前夕,工人阶级要求加强国际团结的主要背景是
A.欧洲出现了反动政治局面
B.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
C.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
D.伦敦建筑工人罢工成功
2018-05-0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洱源三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先后建立过多个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每个组织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首次被突破的背景下成立的是
A.国际工人协会B.第二国际C.第三国际D.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4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有“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这句话,其主要的背景包括
①工业革命开始爆发
②工人阶级政党发展
③资本主义代议制趋向完善
④巴黎公社政权昙花一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6年,美国各大城市35万工人在英国劳联大会的号召下举行总罢工,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虽然这次斗争没有取得全面胜利,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1889年7月14日,各国社会主义者在巴黎召开了国际工人代表大会。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关于1890年5月1日举行国际示威”的决议。后来这被视为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标志。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工人统一行动,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示威游行。

——摘编自杨玉生《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考证》

材料二   1920年,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哈尔滨等地的工人和学生举行了庆祝“五一”的活动,这是中国工人阶级大规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开始。此后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五一节的纪念活动有了更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性质,即使在国民党统治区遭到镇压,也从未间断过。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图中央人民政府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并规定全国放假一天,每年“五一”,举国欢庆,国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人们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1999年9月国务院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五一”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黄金周”。

——摘编自王云红《中国的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与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变化及原因。
2020-02-2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

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

材料二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大批失业和挨饿的工人陷入绝望的地步,以致发生公开的暴动……数以千计的人群涌到塞克斯公司的工厂,冲进室内,捣毁了所有的织布机……同样在普雷斯顿、罗契台尔也发生了类似的捣毁织布机的风潮。

——《世界通史资料近代部分》

材料三   恩格斯生前第一次说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战斗的无产阶级是能够自己帮助自己的。

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外,再没有别的出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只有成了工人阶级政治斗争的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就是恩格斯所著《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的主要思想

——列宁《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三分析圣西门等人与恩格斯思想的异同,并从社会经济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角度说明其不同的原因。
(2)材料三谈到的工人运动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工人运动有何区别?
(3)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有何内在联系?
2016-11-18更新 | 5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