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7年底到1918年上半年,苏维埃政权面临着极其困难的局面。……当时的苏俄国家仅有十月革命建立的临时工人赤卫队武装,前线的几百万旧俄军队斗志涣散,大批逃亡,原俄军总司令杜鹤宁将军还拒绝执行苏俄政府的命令。……经过艰苦的谈判,加上德军对苏俄的进攻,苏俄政府最终于19183月接受了苛刻的《布列斯特和约》,苏俄丧失了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将近5000万的人口,损失了大量煤、铁资源及工业设备,还有大量赔款。这是一个空前屈辱的、极端掠夺性的“不幸的和约”。但是,这个和约的签订,对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却有其历史意义。

——摘自王祖绳《国际关系史·第4卷》


(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布列斯特和约》签订的原因。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对《布列斯特和约》作简要评价。
2020-12-0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一场伟大交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亲信态度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二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要仞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一新高潮的任务。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次大会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什么方式夺权?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原因又是什么?
(3)材料二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现象?这两个现象的性质是什么?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

材料二   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俄国)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马克思和列宁两人主张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道路各有什么特点?分析造成两国革命道路之“异”的不同国情。
(3)谈谈你对中俄两国选择不同革命道路的认识。
2020-01-1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物质生产、阶级斗争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巴黎的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无能和叛卖,已经懂得: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已经懂得: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无可推卸的职责和绝对权利。

——1871年3月21日《法兰西共和国日报》第80号

材料三   (布尔什维克)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领路人。……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11月以彼得格勒苏维埃的名义发动了一次夺权运动。随后不久,莫斯科政权也被苏维埃夺取。……终于在1920年代末拉制了前沙皇俄国大部分地区。

——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并概括其诞生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夺权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其夺权方式与革命道路分别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何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社职员的薪金最高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的相同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有哪些主要的进步性?
2020-12-24更新 | 150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尖)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外近现代史上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图一:攻打冬宫图二:走上井冈山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锐减,内部也产生了一些悲观的情绪和错误的思想。一些同志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所建立的广大根据地经济、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又先后遭受了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红色政权岌岌可危。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农民人口占了当时人口的90%,农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摘编自刘孝连《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


(1)图一、图二两个历史事件选择的革命道路有何差异?简要说明选择道路差异的根本原因。俄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地选择这条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产生的背景。
7 . 20世纪是革命与战争交织的世纪,列宁曾说,“战争引发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二   抗日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治保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阶段。
军事关键抗战开始时,红军总数3.2万人,结束时仅八路军、新四军有127万人,各解放区民兵近269万人。
经济后盾抗日时期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使解放区渡过了难关,保存了革命实力。

——节选自《抗日战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战争”和“革命”分别指什么事件?并用史实说明两者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崭新的阶段”是指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回答俄国所爆发的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8 .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外近现代史上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图一:攻打冬宫图二:走上井冈山


(1)图一、图二两个历史事件选择的革命道路有何差异?简要说明选择道路差异的根本原因。俄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地选择这条道路?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锐减,内部也产生了一些悲观的情绪和错误的思想。一些同志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所建立的广大根据地经济、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又先后遭受了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红色政权岌岌可危。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农民人口占了当时人口的90%,农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摘编自刘孝连《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产生的背景。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巴黎公社的许多革命措施开启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第一步,它为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由于当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不够健全,巴黎公社没有妥善处理好政治文明与这两种文明的关系;况且,直接选举、全民选举等政治文明措施超过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很难落到实处,最终也导致了巴黎公社失败。

——丰云《论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

材料二今天,我们依然认为十月革命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一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的发展虽然受社会规律的支配,但它并非处于一种自然而然的相互作用之中,而完全是有意识、有目的地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追求某种目的人的行动,是自为的活动。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必然的。

——伏菲凌《论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开启了哪些重要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这些文明建设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法国巴黎公社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一败一成的共同因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中国外国
19世纪中期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61年冯桂芬写成《校邠庐抗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主张。
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成立。
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9年印度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
19世纪晚期1881年,开平煤矿投产。
1897年严复译著的《天演论》出版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实行变法。
1871年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19世纪70年代末美国工业革命宣告完成。
1870—1900年世界工业产量增加4倍,世界贸易额翻了一番。1883-1907年,埃及沦为英国殖民地。
20世纪初1901年清廷改革兵制。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00年英国工党成立,成为与保守党相抗衡的两大政党之一。
1912年意大利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摘自陈会颖《中外历史对比年表》等


上表为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