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德国工人运动领袖罗莎·卢森堡认为:“俄国的解放不是战争和沙皇制度军事失败的成果,而是在自己的国土里有着深厚的根源……这是反对教条主义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据;按照这种理论,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家,俄国实行社会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还是不成熟的。”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B.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崩溃
C.主要目的是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D.不能证明一战对革命的作用
2 . 标志着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的事件是
A.第一国际成立B.巴黎公社建立
C.十月革命胜利D.新中国的成立
3 . 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国公使刘镜人给国内发电报称“广义派(布尔什维克党)联合兵、工反抗政府……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党掌握,民间尚无骚扰情事。”电报中提到的事件是
A.农奴制改革B.二月革命C.十月革命D.苏联成立
4 .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的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6 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而不是盲信权威,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哲学认识论上的批判方法。中国的文化常被用来对比和批判欧洲的旧制度和文化。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以及在法国宣传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的理由。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1)阅读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背景。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美国宪法把政府分为相互独立的三个部分,并伴之以制衡制度,以防止其中任何一部分明显地高于其它部分。显而易见,这种启示源出于孟德斯鸠的思想。“美国宪法的起草者,从孟德斯鸠书中采取了政府分权的理论,其作品里更穿插着孟德斯鸠书中的句子。”

——摘编自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2)结合所学,说明 1787 年美国宪法的哪些内容体现了孟德斯鸠的理论。

材料三   2018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 170 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结合所学列举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国际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十月革命”

材料一   


如图是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中一个场景。影片中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冒着枪林弹雨,高喊着“乌拉”冲向冬宫,看了让人热血沸腾。该片是为庆祝俄国十月革命20周年,由斯大林指定拍摄。影片中攻占冬宫的场景是按照斯大林的指令重拍的。

材料二   十月革命的前敌总指挥托洛茨基在其自传中说:“我们兵不血刃地控制了城里重要的地方……我们的士兵、水兵、赤卫队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各个机关。”

——摘编自《托洛茨基自传》

材料三   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列宁为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起草的决议中指出:“苏维埃特别强调群众在这次罕见的不流血的和异常顺利的起义中所表现的团结性、组织性、纪律性和同心同德的精神。”

——摘编自列宁《关于苏维埃政权的任务的报告》


(1)三则材料对十月革命的表述有何不同?
(2)从材料中可以确认的史实有哪些?请说明理由。
6 .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实践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后来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的“第二次革命”指的是
A.二月革命B.颁布《土地法令》C.十月革命D.施行新经济政策
2020-06-0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7 . 改革和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对各国改革和革命的评价正确的是
改革和革命评价
A.日本明治维新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B.德意志统一清除贵族统治,确立民主共和
C.中国戊戌变法缓和国内矛盾,实现君主立宪
D.俄国十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建立现代国家
A.AB.BC.CD.D
8 . 列宁主义是列宁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它诞生的标志是
A.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B.马克思主义小组的建立
C.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D.全俄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报纸的出现
2020-05-13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1917年11月7日的俄国刚刚结束了一个国家两个政府的局面,随即遭遇到国内白军和来自英、法、日、美等14国协约国武装干涉。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也有着相似的“经历”。
两个新生政权都
A.遭遇两次世界大战后格局调整B.建立立法权行政权统一的政体
C.国内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D.迅速实现国有化力图应对危局
2020-05-10更新 | 309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某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此土地法令颁布于
A.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B.十月革命时期的苏俄
C.不合作运动中的印度D.罗斯福新政中的美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