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爆发的条件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1 .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点是(     
A.领导不同B.革命性质不同C.主力军不同D.结果不同
2022-08-0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2)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917年2-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员人数的变化。这表明俄国(     
1917年2-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员人数

时间

2月

4月

8月初

10月初

党员人数

约23000人

10万人

24万人

35万人


A.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B.无产阶级革命基础在扩大
C.列宁指明了革命方向和策略D.资产阶级丧失了执政地位
2022-07-1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为当时俄国革命指明的新的方向是(     
A.进行社会主义革命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行计划经济D.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022-07-09更新 | 323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表1917年列宁的部分重要文章、信件及会议讲话(节选),如表中列宁观念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4月我不但没有指望我们的革命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而且还直接提醒不要有这种想法
7月做一个真正的革命民主主义者,那就不能害怕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
11月任何一个政党真正想要成为人民的政党,就必须明确地、斩钉截铁地说:我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
A.俄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变化
B.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渐趋成熟
C.国外武装势力的不断干涉
D.布尔什维克的群众基础壮大
2022-07-09更新 | 699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摸底测试(高三零诊)历史 试题
5 . 1917年3月4日,列宁撰文指出:临时政府主要是由自由派资产者和地主构成的。他们的施政纲领中“一个字也没有提到八小时工作制和其他改善个人生活状况的紧急措施,一个字也没有提到农民的土地问题”。唯有工人政府才能确保各族人民拥有和平与面包。这说明列宁(     
A.认为推翻沙皇统治迫在眉睫B.肯定二月革命对俄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C.主张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D.强调世界大战对俄国革命的推动作用
6 . 1918年李大钊发表评论说:“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社会的革命而并著世界的革命之采(彩)色者也。”他评论的事件应该是(     
A.法国巴黎公社B.英国宪章运动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辛亥革命
2022-07-07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列宁在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上说:“在十月的时候,我们恰好碰上了这样一个时机,俄国革命恰好碰上了一个幸运的时机。”列宁所说的“幸运时机”是指(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西方帝国主义陷于一战泥潭
C.俄国国内相对和平D.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了执政党
2022-07-05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俄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步较晚,到20世纪初,俄国仍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并且具有很明显军事性、封建性的国家,是帝国主义国家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在俄军失利、国内民众厌战情绪蔓延的背景下,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俄历19171026日,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的发表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摘编自李亚强《从十月革命到苏联再到俄罗斯的历史巨变》


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人认为它是历史的必然,也有人说它是历史的偶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你的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阐释合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2-07-0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6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加米涅夫在1917年4月8日《真理报》的一篇短评中写道:“至于列宁同志的总公式,我们认为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它的出发点是承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这里的“总公式”是指
A.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政权归工农苏维埃D.通过暴力方式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2022-06-29更新 | 15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苏联解体后,俄国革命史研究随着历史档案的解密和大量当事人文献的公开获得了新的史料来源。姚海教授的《俄国革命》一书是国内学者依据新史料撰写的第一部全景式考察1917年俄国革命的学术专著。在“最后的冲击”一节中,1024日—25日的事态进程大致按小时叙述,在这一历史场景中,我们知道了:起义过程中共死亡6人,伤50人。攻占冬宫的时间曾一再推迟,最后,晚上940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进行了空弹射击,发出了进攻信号。而此前守卫冬宫的近3000名军官、士官生和妇女突击营女兵已经有一半左右离开了冬宫。“阿芙乐尔号”空炮发出后又有不少士官生和女兵离开了冬宫,当半夜过后起义者进入冬宫时,冬宫的守卫者已大部撤离,余下的也放弃了抵抗。凌晨2点,临时政府部长们所在的二楼会议厅被占领,被逮捕的部长们被押往彼得保罗要塞,十月革命就此成功。

——摘编自余伟民《历史细节中的俄国革命》


(1)分别描述材料一、材料二关于十月革命中攻占冬宫的战斗场景。
(2)你认为以上哪则材料反映的是十月革命真实的战斗场景?说明理由。
2022-06-2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2年高一下学期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