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5 道试题
1 . 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初期的主要内容是民族联邦理论。此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构建了“单一制”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最终确立了以民族区域自治为补充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由此表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立足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B.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
C.继承发展了民族联邦理论D.保障了国家统一和人民当家作主
2023-03-29更新 | 963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届高三3月统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之短寿使得匈奴一时坐大,匈奴趁秦末动乱之际再次侵占河南地,成为新统一中国的汉朝的一大威胁。故此刘邦欲趁统一江山的战胜之锐一举解决匈奴问题,亲率三十万大军与匈奴交战,但却由于轻敌导致自己反被匈奴包围,遗下汉之国耻。无奈之下,刘邦只得采取和亲之计,但匈奴并不因此而满足,反而时常入侵汉边郡掠夺人民财物。汉初经过秦末大乱之后,名都空城,人口锐减。汉文帝开籍田以劝导天下,景帝时又将田租确立为三十而税一,故而到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到顶峰,诸侯势力也遭到打击,也就放开了手脚去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到元狩四年时,汉发动漠北之战取胜之后,国家已无力颁赐厚赏,就连战士的俸禄也因为财匮而发不出去,因而在西域实行屯田就理所当然了。

——摘编自张建文《汉代屯田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确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之一,为实现政治安边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新中国成立之初组建了劳武结合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赓续了汉唐治理西北边疆注重实用、认可多元、与时俱进的传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党和国家赋予重任,并长期驻守于边疆、服务于边疆的特殊准军事组织,维护国家利益、造福于新疆各族人民是兵团的最高利益所在。兵团作为一支生产队,经过几代兵团人的不懈奋斗,新疆的现代化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一大批工矿企业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新疆也是多民族聚集区,兵团重视少数民族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兵团就注意培养和使用本地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干部。为促进少数民族发展生产,在农业资料上实行优惠价格,同时积极改善少数民族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自组建时起,兵团就以形势发展为依据,以屯垦戍边为使命,在西北边疆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李东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演进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代在西域实行屯田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加强对西北边疆治理的主要原因,并说明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作用。
3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了治国理政的各项重要制度政策,如国家属性和政治体制等,对国家重大问题的总原则、总方针予以明确。据此推知,《共同纲领》(     
A.吸收了多方面法制经验B.推动了新中国法治建设进程
C.践行了依法治国的方略D.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5年11月8日,晋察冀中央局致电中共中央:“我们讨论了中央关于内蒙工作指示后,决定内蒙的政权,先民选成立察盟、锡盟两自治政府,受察哈尔省领导,并成立一个群众团体,名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带有政府的咨询性质。”不久,有各盟旗的代表参加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正式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的成立(     
A.贯彻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
B.践行了《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
C.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
D.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2年以前,我国宪法的结构顺序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982年宪法的结构顺序则调整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这一调整表明我国(     
A.切实落实了依法治国的方针B.高度重视公民权利
C.初步奠定了法治建设的基础D.注重维护宪法权威
2023-02-19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它秉承了秦王朝以来“因俗而治的治边经验,创造出了不同于联邦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体现了新中国特殊的民族国情。材料中的它(     
A.满足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愿望B.发挥了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
C.解放战争时期在内蒙古最早实行D.奠定了各项政治制度的基础
7 . 1984年,全国人大在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时,原来的草案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而正式通过时则改为"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把其中“的民族”三字删掉旨在(     
A.准确界定民族区域自治的主体B.扩大民族区域自治适用范围
C.向群众宣讲《民族区域自治法》D.突出强调法律用语的精炼化
8 .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共产国际提出联邦制是各民族走向统一的过渡形式.于是1922年中共主张促成建立蒙古、西藏和回疆三个自治邦.再联合成为中华联邦共和国。而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渐趋形成B.少数民族拥护中共的领导
C.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D.人民民主原则的贯彻实施
9 .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其中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0 .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认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着国家”。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022-12-28更新 | 340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