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开国领袖毛泽东郑重宣告将在这次会议上制定宪法,制定几部重要的法律。这次法律实践的重大意义是(     
A.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B.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近代化进程D.促进了依法治国理念的形成
2 . 截止1953年6月底,全国人口为60191万人。登记的选民为32000万人,占18岁以上人口数的97%以上,至1954年6月,基层选举完成,参加选举的选民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这一选举活动(            
A.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B.保障了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顺利完成
C.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D.预示着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重大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5年11月8日,晋察冀中央局致电中共中央:“我们讨论了中央关于内蒙工作指示后,决定内蒙的政权,先民选成立察盟、锡盟两自治政府,受察哈尔省领导,并成立一个群众团体,名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带有政府的咨询性质。”不久,有各盟旗的代表参加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正式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的成立(     
A.贯彻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
B.践行了《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
C.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
D.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变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新中国的这一“创造”(     
A.团结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B.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C.成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是基层民主制度的成功实践
2023-02-15更新 | 318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区域因素,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由此可见,他意在强调,民族区域自治(     
A.确保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B.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D.推动了民族地区快速发展
2022-11-13更新 | 724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民们,所有陆上和海上的外敌都被我们震慑了,但是国内存在着敌人。他们中的第一类人欠下巨额债务却拥有大量的土地、房屋、金钱、奴隶,企图靠拥护喀提林来发布取消债务的新法令。他们中的第二类人认为能在动乱中取得那些在和平时期无法得到的官职—难道在公民的血泊中他们能成为执政官或独裁官甚或是国王吗?既然喀提林把这样一批邪恶的人纠合在身边,那么,公民们,把你们的军队摆出来,去对抗喀提林这支臭名昭著的军队吧!

——根据西塞罗公元前631030日在公民大会上的演说整理

(注;公元前63年,执政官西塞罗发表了旨在挫败政敌喀提林叛乱的四次著名演说,这是第二次演说)

材料二   194151日,中共中央批准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全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基本路线和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提出,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

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材料三   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三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掌握这个武器。

——根据毛泽东19499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整理


(1)材料一中西塞罗的演说反映了罗马共和国当时存在着哪些社会问题?在挫败喀提林阴谋的过程中,公民大会能发挥决定性作用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政权建设的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3)材料三中演讲的主旨思想来自毛泽东的哪一篇文章?请阐述这次会议在新中国法治建设史上的地位及相关史实。
7 . 《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
2022-08-13更新 | 341次组卷 | 36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说:“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一谈话直接表明(     
A.中国自古就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B.联邦制的实行损害了各民族利益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必然性D.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随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组成人员一般由少数民族的公民担任;1996年,在民族地区已建立小学103139所,中学11563所,高等学校105所,同时少数民族学生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学习。这些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促进了对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保护
B.体现了各民族的政治愿望
C.开创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
D.利于消除各民族间的差异
10 . 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       
A.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B.标志着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
C.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2-07-03更新 | 487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