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世界各国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



(1)某同学上表罗列材料对应的政治体制分别是
A.民主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君主专制
E.等级君主制   F.议会君主制   G.贵族制
(2)以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主的政治体制,规定了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请按出现时序对该同学整理的示意图进行排列。

(3)上表中C图的机构设置、权力分配及运行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平衡   
C.党的领导与政治协商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中国政治制度发展有其历史独特性,简要说明你对不同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独特性的理解。
2021-12-29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这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2021-10-07更新 | 269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卷
3 .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从实际结果看”,该时期时间跨度是
A.1949年—1952年B.1953年—1956年
C.1949年—1956年D.1966年—1976年
2020-07-2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17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侵略与反抗的进程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D.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2020-06-06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人们在为孩子命名的时候往往自觉或不由自主地留下了历史的印记。以下四人如果按照年龄从大到小排序,那么位列第三的最有可能是
A.王建国B.陈跃进C.李援朝D.赵文革
2020-01-1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1月一模历史试题
6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
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2019-12-13更新 | 283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一模(即期末)历史试题
7 .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读一些主要参考文件
国剧宪法
苏俄(联)1918年宪法:1935年宪法
中华民国1913年天坛宪法案;1923年曹混宪法;1945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1945年宪法
其他罗马尼亚,波兰,捷克等国宪法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A.民主政治建泛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影响
2019-06-13更新 | 427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6届上海淮海中学高三年级冲刺二统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8 .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2019-01-30更新 | 1762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9 . 图中人民庆祝的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制定此宪法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10 . “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毛泽东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