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8 道试题
1 . 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开国领袖毛泽东郑重宣告将在这次会议上制定宪法,制定几部重要的法律。这次法律实践的重大意义是(     
A.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B.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近代化进程D.促进了依法治国理念的形成
2 . 在1946年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内蒙古自治政府”在其宣言中应当明确“内蒙古自治政府”非独立政府,而是中国真正民主联合政府的一部分。这(     
A.体现了自治政府的工作权限B.反映了中共民族政策的成熟
C.使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落实D.明确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
3 . 如表所示为《共同纲领》的部分条款。由此可见,《共同纲领》(     
条序内容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
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严厉惩罚一切勾结帝国主义、背叛祖国、反对人民民主事业的国民党反革命战争罪犯和其他怙恶不悛的反革命首要分子
A.具有革命和专政的色彩B.注重维护人民的基本权利
C.促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D.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关于1954年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表述,准确的是(     
A.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B.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组织
C.国家最高行政机关D.各人民团体参与立法的组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初期的主要内容是民族联邦理论。此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构建了“单一制”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最终确立了以民族区域自治为补充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由此表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立足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B.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
C.继承发展了民族联邦理论D.保障了国家统一和人民当家作主
2023-03-29更新 | 968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有学者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制度根本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其本质是团结和合作,各政党之间既不争权夺利,也不互相倾轧。”材料中“这一制度”指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7 . 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权力机关的席位。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该记者报道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8 . 1949年,各民主党派均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后来,各民主党派均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进自己的章程。材料表明中国(     
A.党派监督职能正在消失B.民主党派失去存在基础
C.爱国统一战线范畴扩大D.多党合作基础日趋坚实
9 . 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的民族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评论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B.政治协商会议C.人民代表大会D.村民自治制度
2023-02-26更新 | 366次组卷 | 53卷引用:陕西省汉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下图是杨之光在1954年创作的中国画《一辈子第一回》,该画描绘了一位老妇人有生之年第一回拿到选民证时的激动心情。该作品旨在说明当时(     
A.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初创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C.广大农村妇女地位的提高D.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
2023-02-17更新 | 411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延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