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祖国统一大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下边是新闻漫画《游子身上衣》,游子身披五星红旗,喜笑颜开,欢欣鼓舞。漫画反映的事件
A.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B.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C.直接促使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D.打破了海峡两岸长期以来隔绝的状态
2 . 某学习小组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如下图所示)。该知识内容的主题应是(     
①九二共识达成
②汪辜会谈举行
③香港、澳]回归
④《反分裂国家法》通过

A.小康社会的建成B.国防建设的突破
C.和平外交的开展D.统一大业的推进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城市是新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城市发展的轨迹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下图是当今中国部分城市分布示意图。

观察图中的城市,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某一政策(举措)为主题,选取两组城市,并简要说明该主题。(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观察下图,判断此图的主题是
A.反对日本割占台湾
B.反对“台独”势力
C.主张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D.台湾问题既成事实
2019-02-13更新 | 5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县风化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2年,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承志在致蒋经国(蒋介石的长子,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公开信中写道:“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倘能于弟手中称此伟业,必将举国尊敬……和平统一纯属内政。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此世人所共知者。”该公开信旨在说明
A.两岸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
B.和平统一是历来国策
C.反华势力借此干涉中国内政
D.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2019-03-1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承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说:“我讲一个故事你可以告诉台湾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温总理想以此画说明
A.台湾那一半画应早日送归大陆合二为一
B.期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C.保护好传统艺术品是我们的责任
D.《富春山居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7 . 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年~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图中“共和”“民主”字眼在1893~1913年出现的频率呈现快速增加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下图为1940年~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2)依图分析1940~1947年“民主”出现的频率高低情况并说明理由。
材料三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金冲及《新中国的第一年:写在国庆55周年之际》
(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的政治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请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8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50-70年代的宣传画

(1)根据以上三幅宣传画,简要指出在50-70年代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     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节选)
(一)为尽早结束中华民族分裂的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
(三)实现统一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
(九)统一祖国,人人有责。                                          
……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主张。
材料三

(3)请简要指出80年代以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导思想。
材料四


(4)以上四幅图反映海峡两岸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
2016-11-18更新 | 10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9 . 该图是南京下关的静海寺悬挂着一尊大铜钟,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有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澳门回归
B.甲午中日战争香港回归
C.鸦片战争香港回归
D.中法战争澳门回归
2016-11-18更新 | 6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