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祖国统一大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关键的台湾问题上,中方首先要求美方明确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方草案开始根本不提此事,只强调台湾问题应“和平解决”。虽然中方强烈坚持,美方总是不愿直截了当地写上这句话。经过相当长时间的交锋,才谈成了那句后来广为人知的、绕圈子的表述:“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是“认识到……”,不接受更明确的“承认”一词;“认识到”在英文本中用“recognize”,还是“acknowledge”,也磨了许久。

最为关键的关于“美国自台湾撤军”一句,到了最后一天,中方坚持“本着这一希望”的连接措词。基辛格又提出了尼克松本人的建议,仍坚持用“基于这一前提,美国展望”自台撤军的提法。中方坚决不同意。磨到了当天深夜,双方才达成妥协,同意用“考虑到这一前景”这一较弱的说法。这一天乔冠华、基辛格会晤了4次之多,基辛格还单独约晤周恩来两次。乔冠华和基辛格都是风格独特的外交家,谈起来唇枪舌剑,火花四溅。走到边缘时,乔冠华会以“不要公报也可以”来施压,基辛格则往往面红耳赤,强压怒火,把铅笔咬在口中或摔在桌上,但双方都没有拍过桌子。

——赵稷华口述、刘火雄整理《改变世界的“上海公报”是怎样谈成的》

材料二   2021年11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习近平阐述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习近平强调,台海局势面临新一轮紧张,原因是台湾当局一再企图“倚美谋独”,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华”。这一趋势十分危险,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历届美国政府对此都有明确承诺。台湾问题的真正现状和一个中国的核心内容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实现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我们是有耐心的,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

——摘编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公报”谈判过程中充满艰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谈谈此次中美元首视频会晤的意义。
2022-02-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在纪念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60周年学术讨论会暨孙中山研究学会成立大会上,邓颖超说:“学习孙中山先生的伟大榜样,在认清历史的必然趋势以后,拿出足够的决心和勇气来,排除一切干扰,当机立断,做出正确的抉择。”其谈话意在说明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国共合作加快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C.重温国共合作具有现实意义
D.港澳成功回归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19年元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主要是因为
A.符合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维护了社会主义的主体制度
C.顺应国家统一的根本趋势
D.充分考虑了台湾的社会现实
2019-01-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今年是香港《基本法》颁布实施30周年。“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其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主权归属B.社会制度C.经济制度D.社会生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年6月朝鲜战争发生,在此前后,国民党丢失大陆,远东局势使美国对台政策发生了变化。1948年以前,战后台湾应由国际管制的主张未被美国决策层重视。1948年冬,国民党败局渐成必然,美国越来越担心台湾落入敌手,开始思考这一设想。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逐渐考虑到整个远东局势,要杜绝可能增强苏联力量的因素,要确保台湾不为社会主义阵营所得。在美国操控下,旧金山和约仅规定日本“放弃”台湾,而未言其他。对日和约的模糊措辞,使美国将“台湾地位未定”状态坐实。蒋介石对“托管”台湾的坚决抵制,多少阻滞了美国将台湾交给联合国的想法。自然,大陆方面的反对亦不可忽视,在这一点上两岸是一致的。同时,在“托管”后的处置上美国没能与英联邦等盟友达成一致。因此“托管”一事除在特定时期被美国高层试图推进过,其他时候只是水下暗潮。但这依然给中国带来巨大伤害:部分美方人士暗中“有节制地”纵容所谓“台湾人的呼声”,作为“托管论”的背景音;美国对台湾地位的模糊化处理,也为分裂势力提供了发挥空间。50年代,“托管”成了“台独”者的普遍主张。中美建交后,美国虽不再发表有关“台湾地位未定”的声明,但仍强调对台湾主权问题“不采取立场”,表明其并未从根本.上放弃该立场。

——摘编自冯琳《朝鲜战争前后美国对“托管台湾”态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提出“托管台湾”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的“托管台湾”计划造成的影响。
2020-06-08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59年中国台湾外交部发文:今后凡对外提及内地时,改“红色中国”“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及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一变化反映出
A.对“一国两制”原则的认同
B.“一个中国”的政治理念
C.放弃了敌视内地的立场
D.释放出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2019-07-10更新 | 187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春季延迟开学期间历史科精选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75年4月7日,《人民日报》第四版的角落里刊登了一篇短文《蒋介石死了》。1988年1月1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要闻版块刊发了《蒋经国昨天病逝》。引发这种报道态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C.“九二共识”的达成
D.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
8 . 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央政府的支持
B.投资环境的好转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一国两制”的保障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关于国家是否实现了统一,中国自古不仅要看国家的统治权能否达到那个地方,而且还要看那个地方实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是否与全国统一。也就是说,只有全国实现了“一制”,才算实现了国家统一。

材料二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实现香港顺利回归,这改变了中国人的统一观。现在国家对实现统一的要求有降低的部分,也有提高的部分。降低的部分就是统一的标准降低了,不再事事要求统一了;提高的部分是,既要实现统一,又要维持繁荣稳定,不仅不让任何一方受伤害,反而还要让各方从中获益。

——材料一、二均摘编编自王振民《“一国两制”下国家统一观念的新变化》

材料三再一步去看它的来源,有一个中国文化的本质在里边,它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合在一起。没有这样一个本质,那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也不会出来”一国两制”。

——摘编自费孝通《中国文化与新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与现代关于“国家统一”标准的不同之处,并概括“一国两制“在哪些方面对“国家统一”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代中国人的“统一观”。

(3)综合上述材料,如何看待”一国两制”?

2018-05-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五市十校2018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央政府郑重做出了“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范围内的事务”的政治承诺,自我规限本来可由中央行使的某些本源性权力。这反映出
A.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B.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
C.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架构
D.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
2017-10-10更新 | 1019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四中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